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兴业全球充满变数 总经理杨东去留存疑

2016-07-26 09:56:04 来源:时代周报

评论

风起于青萍之末。5月刚完成董事长更替的兴业全球(340006,基金吧)基金,即陷入高管人事变动传言。

7月17日,兴业全球基金公司总经理杨东的离职传闻开始在基金圈发酵。当日11时30分左右,兴业全球发布声明称,“今日有媒体报道称兴业全球基金近期有高管人事变动,该信息属不实传闻,特此澄清”。

兴业全球对于离职传闻的回应不可谓不迅速,然而在业内看来,杨东以及兴业全球基金的未来依然充满变数。历数此前基金业大佬离职,范永宏、高良玉、肖风、林立军等人离任前坊间均有传闻流出,相关公司却坚决否认。为了降低人事变动对公司运营的影响,否认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套路。加之声明中的“高管人事变动”并未点名,杨东的去留依然扑朔迷离。

2016年5月,兴业全球董事长及法人代表由兰荣变更为庄园芳。兰荣在兴业全球担任董事长一职已有7年,根据任期安排,尚未任职期满。此前,有传言称,杨东与大股东曾就股权激励未达成共识。一位熟悉兴业全球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兴业全球这类公司要实施股权激励,往往“有心无力”。主要是因为其经营效率比较高,导致股权价格很高。相反,有些起点较低的基金公司,却能顺利推行股权改革。

6月底,刚刚履新兴业全球董事长的庄园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探索并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应对人才竞争压力,留住核心人才,始终是兴业全球基金的工作重心之一。不过,她所提及的激励机制,并不包括股权激励。

特立独行的创始总经理

从规模的角度来说,兴业全球基金并非基金业最出色的公司。然而,杨东在行业中的口碑却远胜多数规模排在第一梯队的基金公司掌舵者。

同花顺(300033,股吧)iFinD数据显示,2014年9月,兴业全球管理规模首次超过千亿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兴业全球资产规模达1248.62亿元,环比增长10.43%;排在第18名,较2015年末上升3个名次。杨东的从业经历颇为顺遂,甚至可以用少年得志来形容。在兴业证券(601377,股吧)做自营的十年内,创造了十年无亏损的传奇纪录。1996年开始,26岁的杨东已成为兴业证券投资部的实际负责人。2003年9月30日,经证监会批准,兴业全球基金在上海成立,杨东同时从兴业证券的职位上离开,赴任兴业全球基金总经理一职。

在崇尚“规模至上”的公募基金业,兴业全球却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路径。杨东认为,资产管理行业最大的驱动力是业绩。事实上,所有基金公司总经理都会强调业绩的重要性,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则凤毛麟角。言行一致这一基本道德底线,却让杨东在基金业显得那么特别。

截至7月22日,即将成立13年的兴业全球,旗下仅有20只基金,这在为了规模广铺产品线、频繁发基金的公募基金行业,是相当特别的存在。在杨东看来,没有业绩支撑,规模最终只会是昙花一现。他希望公司的规模是自然、有机地增长。“不要去狂砸钱,或给渠道极高的激励去刺激规模,这样没什么意义,不长久,也没什么必要。”

“超额收益是极难获得的,注定了这类公司的规模不可能做到最大。很简单的逻辑,规模是业绩的敌人,市场上仅仅有少数机构可以获取可观的阿尔法(超额收益)。”对于基金公司的“精品店战略”,某基金公司高管曾如此评价。

相比其他基金公司大佬,杨东向来低调,甚少出现在聚光灯下。多位兴业全球内部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杨东在公司里丝毫没有总经理的架子,很多员工甚至直呼其名。而投研出身的杨东,对基金经理的管理实行的是“不干预”的方式。“杨东的心态非常开放,不会对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指手画脚。”兴业全球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肯定了杨东对于投研团队的管理。

另一不愿具名的兴业全球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杨东对公司的基金经理十分爱护,比如双汇事件之后,曾力推双汇的董承非(现任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曾经有一段时间心理压力比较大,杨东在这个时点选择让董承非赴美学习,远离公众焦点。

杨东曾公开介绍过他自己的理念,认为基金公司对投研人员的管理其实有些类似于谷歌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优秀的投研人员大多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公司需要做的是尽量提供一个宽松友好的工作氛围,在着装、工作细节、工作时间上,只要不影响工作,都尽量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他也充分相信公司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他认为,在给予基金经理很大的权限的同时,基金经理会相应地承担起大多数压力,充分授权对基金经理开展工作以及个人成长来说都很有帮助。

上述基金业资深业内人士分析,兴业全球多年来能坚持这种发展战略,不仅因为杨东投研出身,对投资研究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还因为其在股东方的任职经历,让其获得了充分的支持。基金业多数职业经理人疲于完成短期的绩效任务,而杨东从公司创建伊始即立足长期的发展。

杨东的特立独行,还体现在他的几次风险提示。2007年,在A股站上6000点高位时,杨东发公开信提示基金持有人注意A股的泡沫风险,被赞誉为“业界良心”。这种高调敢言为杨东赢得了口碑,也带来了一些麻烦。今年1月6日,兴业全球专户投资经理吕琪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郑重提示”:“建议有其他投资渠道的客户赎回,今年本人管理产品大概率不能赚钱。”

随后,证监会对杨东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经查,证监会认为,兴业全球基金公司对投资管理人员的言论管理及网络自媒体管理比较薄弱,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相关制度未能有效执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充满变数的兴业全球

随着董事长的更替,坊间传言,兴业全球将由新任董事长庄园芳掌舵。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庄园芳是兴业证券的“老资历”,也是杨东在兴业证券自营部门时期“并肩作战”的老搭档。庄园芳从1992年起加入兴业证券,2005年后一直担任兴业证券副总裁一职。

6月底,庄园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高度认同兴业全球基金的经营理念和思路,公司发展并不需要急于求成和全面开花,并且透露,兴业全球基金的股东方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也相当认可,目前公司每年分红都已高于股东原始投入。庄园芳表示,公司会探索并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应对人才竞争压力,不过,她所提及的激励机制,并不包括股权激励,而是基金经理持基计划—基金经理买入自己管理的基金,公司再以百慕大式认购期权的方式为运作良好的基金提供“收益翻倍”的行权机会,相当于为基金经理购买自己产品的投资加了一倍杠杆。一方面为优秀基金经理提供了额外激励,也可以实现基金经理和客户“利益捆绑”。

数年之前,谈及为何不选择奔私,杨东如此回应:“公募私募各有利弊,如果说追求多做点事情,公募是不错的,再说这几年我们也有了不错的基础。但像我这样的,至少不会因为仅仅想多赚点钱而去做私募。现在公司氛围很愉快,很难得。我提倡公司少折腾,要保持公司稳定。公司内部也要减掉内耗,提倡简单化,脱离办公室政治,人际关系简单,只专心做事,不用耗精力去处理各种关系。”这一次,杨东却深陷离职传闻。而未来的兴业全球,由谁领军、风格如何、发展如何,都是未知数。

“作为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虽然大佬们都有独特的从业轨迹,为公司乃至行业的发展做过重要贡献,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如此评价。过去几年,范永宏、高良玉、林立军等大佬作别公募基金。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人才都还在投资行业。而是否会对其所在基金公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合适的继任者。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