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小广告无孔不入 一些校园贷沦为高利贷
2016-07-22 09:09:28 来源: 北京晚报
“无需担保、无需抵押、当日放款……”在一些大学校园里,类似的信息充斥在微信朋友圈、QQ群和校园论坛里。
借贷公司通过发小广告的方式,向在校大学生提供贷款。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甚至两三万元。借贷公司将“不再开口跟别人借钱,保全了面子,得到了钱”,向大学生抛下诱饵。
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分年龄段叫停银行向学生发放信用卡的业务。此后,传统银行信用卡部门很难进入大学生金融借贷市场。但随着近几年网贷平台的异军突起,大学生的借贷需求有了新的出口。
校园贷的现状如何?大学生借来的钱去向何处?密集侵袭大学校园的校园贷,也在一些不良贷款平台的高利贷中凸显隐忧。
借贷小广告无孔不入
北京东部的一所大学校园中,借贷小广告已屡见不鲜。“手续简单,流程快”、“利息低、无抵押”等信息常常出现在手机短信以及QQ群中。
“专为学生解决资金问题!分期付,分期还,期限长。”类似的借贷信息充斥在王晓(化名)的手机与电脑中,“很多都是说拿着学生证、身份证,不用抵押,马上就能打款。”
北京晚报记者联系多家互联网借贷平台,看到很多公司在醒目位置打出“无需任何手续”等字样。多家平台销售人员称,只需要将学生证、身份证、学信网拍照上传,并提供出借款人和父母的联系电话,无需本人到场,只需用手机操作,就可以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
一家借贷公司称,该公司只针对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开放学生贷款产品。需要借款的学生只需要进入网站,填写一下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交贷款申请即可。
王晓曾通过一家借贷公司向借贷平台借了3000元。“因为想买个手机,家里给的钱都花完了,没钱了又不太好意思跟家里说。”王晓便想到了常常出现的借贷信息,打算先填补上窟窿再说。
王晓在网络中填写了学籍认证、父母等信息后,第二天便通过了审核,所借钱款打入了支付宝账户中。“跟别人借钱总是说不出口,也不敢跟父母说。”王晓说,多数同学利用互联网借贷平台分期付款或是贷款的目的大多是购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一名借贷平台销售人员表示,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大学生市场,因为部分学生比较爱慕虚荣,热衷于一些新款电子产品。“新款的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等都是他们追求的。而旅游、教育培训、学驾照也是大学生贷款的一个去向。”
步入分期贷款死循环
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中称,2017年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其中,超过67%的大学生认可并接受分期消费,33%不认可分期消费的大学生中仍有78%的人进行过分期消费。
王晓的同学小马在借贷平台分期付款买了一部苹果手机,目前已经还款15期,共还款金额已近7000元,但仍有近3000多元未能偿还。“就是在买的时候没有算利息,也不太懂,听着贷款销售说的不多,但是一共算下来就非常高了。”
小马加入了一个大学生借贷QQ群,每天都有借贷信息不断从群里发出,小马也开始萌发了借钱的想法。“这样贷款来的钱,感觉上幸福来得有点突然,一下子可以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是每期还款的时候,却让小马有些难受。“一些同学都有因为还不上了,因为逾期而被贷款平台通知父母或者学校的经历。”小马说,在借贷平台的QQ群里,许多同学都是禁不住诱惑而进入了分期贷款的死循环中,用信用卡的钱去还借贷平台的分期贷款这种方式很常见。“生怕出现了逾期,各种催款的电话就来了,特别烦。”
中国矿业大学的小吴,每月父母给她的生活费为2000元。“应该还可以,不买太贵东西的话够花。”
不久前,喜欢摄影的小吴看中了一款单反相机,小吴开始通过借贷平台购买相机。“每个月都攒下一些钱,我想自己慢慢攒钱还,不想伸手找父母要。”小吴说,在向借贷平台借款后,因为还有信用卡,便过起了拆东墙补西墙的生活,陷入了“还钱、透支、又还钱”的循环中。“有的同学为了还贷款,又向别的贷款平台贷款,这样的做法风险就比较大。”
一些校园贷沦为高利贷
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分年龄段叫停银行向学生发放信用卡的业务,不准银行对大学生发放透支额在1000元以上的信用卡,以此为防止大学生在求学期间背上沉重债务。此后,传统银行信用卡部门很难进入大学生金融借贷市场。
而就在大学生信用卡退出校园后,互联网金融开始抢占这块“蛋糕”。在许多高校中,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的广告铺天盖地地出现。
北京晚报记者以学生身份,与一名贷款销售经理取得联系,对方称可以提供的贷款额度是1000元至30000元,分期为12期,可以延长至18期。利息需要看借款人为本科还是专科,同时需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大学。每月利息在4至8个点。如果逾期,每天要收取还款金额的0.5%作为滞纳金。销售经理表示,在北京的很多大学中,都有该公司的业务。
多家借贷平台都声称公司设在北京或在北京有分公司,但是均无法提供办公地点。“我们在北京已经做了一年多了,成功贷出了很多业务。” 一名互联网公司贷款平台销售经理说,该公司向大学生借贷的金额不超过5000元,时间为半年至一年。还款按照每月的本金分期与利息加在一起,利息按贷款额度和时间不同也有区别。“大学生的信用还比较好,还款也比较及时。不还款的情况出现得比较少。”
记者以购买一部苹果手机需要分期贷款,向5家互联网贷款平台进行询问,还款期为12期,其中年利率最高的一家贷款平台利率达到了26%,最低的利率也在14%。
一家贷款平台销售经理表示,在高校中,有学生兼职作为业务拓展人与催债者的角色。负责发放广告,向办理贷款的大学生解答问题;在出现未还款情况下,还要进行催债的工作。也有一些贷款平台的利息被称为服务费,许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实际上这种校园贷便是成本非常高的贷款,年息会达到30%。
不良借贷平台“挖坑”
在大学生信用贷款繁华背后,风险与隐忧也在凸显。
北京京禧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洋认为,在互联网金融进入校园后,一些不良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也给大学生挖了一些坑。一些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隐瞒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及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条款。贷款门槛低,同时声称低息的贷款,但是在计算方式上却暗藏玄机,导致不少校园贷的年息高达20%以上。“绝大多数依靠父母支持的大学生,一旦出现了还款问题,催收还款的时候,一些手段会让大学生压力非常大,最终导致压力过大出现消失甚至自杀的情况。”
一名互联网贷款平台工作人员称,大学生数量庞大,每年都会有新生加入。目前的大学生消费观中对于一些品牌商品,尤其是电子产品有攀比的心理。“贷款的数额不高,又是大学生,都跑不了,就算学生没有还款能力了,还能找到家长,从放款的安全性上来说是很高的。”
刘洋表示,对于互联网借贷平台业务,应严格资格审核,清除不良平台。同时,应明确出借贷平台利率、逾期后果等信息。对于向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大学生实施较为大额的借贷,借贷平台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避免高利贷、诱导贷款以及提高授信额度而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相关部门对校园消费金融态度不明确,在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类似金融机构打着金融创新等名号的校园贷甚至高利贷变得毫无阻碍。“作为成年人,大学生也应该量力消费。不要因为攀比等心态,而导致出现了超前透支消费,最终成为一些不良借贷平台的猎物。”(记者 赵喜斌)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7-05-23)银行重启校园贷 低息贷款挑战网贷保证金潜规则
- (2015-06-13)区气象局:防雷科普知识进校园
- (2015-06-29)珍溪镇 禁毒宣传进校园
- (2015-09-02)大木全面检查校园安全确保学生顺利入学
- (2015-09-04)团区委抗:抗战电影进校园 陆续多校组织观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