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扶贫系列之四:巴山蜀水的“桃花源”
2016-03-17 18:01:38 来源:中国报道2016年第3期
文 / 本刊记者 王哲 中国报道网记者 吴蜀丰 发自重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把重庆东部所处的武陵山区描绘成一个富足和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外桃源。而长期以来,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地理条件复杂,人居环境恶劣,资源性矛盾突出。“出门就是山,土地在山间。点的是灯灯角,睡的是苞谷壳”“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山高路陡土地薄,又缺吃来又缺喝”……重庆地区世代口耳相传的这些民谚,反映的都是重庆山区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不易。重庆38个区县版图里,有14个国家级、4个市级贫困区县,贫困面之大、脱贫任务之重,在中西部省份中相当典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曾这样表示:“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要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只能赶前、不能延后。”
找准穷根 精准下药
1月22日,阴雨连绵,本刊记者从重庆市涪陵城区驱车走了20多公里山路,又沿着刚刚由政府出资改造的水泥便道步行10分钟,来到义和镇石岭村村民秦金生家。据陪同前往的大学生“村官”张倍铭说,以前走这条土路至少半个多小时,而且“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
秦金生笑呵呵地将记者一行迎进家门,房里陈设依旧简单朴素,生活却充满了阳光与希望。漏风渗雨的老房子已经整修一新,房顶搭上了新梁、铺上了新瓦。在透亮窗户下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个小书桌,秦金生的小女儿一双大眼睛也绽放着光彩。
政府发放的土鸡苗已经长成,到喂食的时候在小院里追着秦金生直撒欢儿。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帮扶下,山地农田里种植的榨菜长势喜人,即将收获。秦金生告诉记者,他的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现在读书不花一分钱,在学校还有爱心午餐。“现在女儿读书不愁,家里生活生产也不愁,日子越过越好了。”秦金生如今的生活跟几年前的窘境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秦金生和陈会英夫妇世代居住在位于山顶的老式土木结构瓦房里。前些年,家里出行只有一条下山土路,雨天路滑坡急,十分不便,“养头猪卖还得雇人扛出去”。秦金生本人腿部残疾,不能干重活,只能偶尔接点手工活贴补家用,家里承包的土地全靠妻子一人打理,广种薄收。2007年小女儿刚出生,大女儿读大专,一家人生活几乎难以为继。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家得到了助学金等资助,但是由于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并不能享受当时的一些扶贫政策,生活仍然十分艰难。
义和镇党委书记何静秋向本刊记者介绍说, 2015年7月,石岭村成立了脱贫摘帽领导小组,由她担任组长,开始了对每个贫困户的详细调查,寻找“病根”,确定脱贫产业项目。8月,开展结对帮扶,落实责任,每一户贫困户对接一位镇干部,与秦金生对接的就是何静秋。8月下旬,秦金生和妻子参加了农委的“早榨菜”种植技术培训后,回家种植了4亩榨菜。涪陵区政府给予每亩榨菜200元的补助,并由帮扶干部帮助销售。9月,秦金生又从农委那里领到80只“土鸡苗”,并且由畜牧站指导养殖。腿虽有残疾,但是在家养鸡这点活他完全能够胜任,妻子也可以放心下地干活。到了10月,涪陵区政府给予的专项扶贫资金到位。秦金生还得到了14000元的C级危房改造资金用于维修房屋……
石岭村以蜜柚种植园、竹笋种植园、水产园为基础的扶贫产业链已初具规模,镇上还引进了乡村电商渠道,由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联系外界买家销售,未来像秦金生一家这样的老困难户就可以在农忙时种地养鸡,农闲时就近在产业园打工,生活会越来越好。
“贫困人口是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刘戈新对本刊记者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把扶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决确保如期完成“2017年基本脱贫,2018年打扫战场”的攻坚目标,即18个贫困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65.9万贫困人口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
“脱贫攻坚关键是要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刘戈新告诉记者,重庆制定了“1+1+13”的扶贫攻坚政策体系,即《关于集中力量开展扶贫攻坚的意见》、《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 以及13个方面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瞄准贫困,找准穷根,集中力量,精准下药。精准识别哪些人需要扶,精准明确哪些部门去帮扶,精准配套系列政策举措,在生态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兜底’、金融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
“牛人”领着全村养牛脱贫
闻名遐迩的“鬼城”重庆丰都是个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回龙是个山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白米饭,只等妇女生娃娃。”地处县城以北海拔800米山上的丰都县虎威镇回龙村,以前是贫困县中的贫困村。
“以前真是穷得很。这里一直都有养牛传统,但过去多用于耕地犁田,数量少、品种差。大家都守着几亩山地耕耕种种,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在15岁就开始养牛的“牛人”陈德林的带领下,最近几年,回龙村兴起“养牛热”,全村676户,家家户户都养牛,并且不断淘劣选优,改良牛种,提高收益。这个村子在去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0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5000多元。陈德林告诉记者,养牛脱贫关键还受益于县里和镇上的资金投入。回龙村去年已经硬化9公里乡村公路,今年还将新增8公里硬化公路。
“生猪托管代养”是重庆市潼南区针对无经济能力、无养殖技术、无管理经验的深度贫困户,由政府与企业“联台唱戏”的创新之举。潼南温氏畜牧公司下属养殖场就近为深度贫困户托管代养生猪,时限为三年,每年代养两季共六头,并以记账方式为养殖场提供仔猪、饲料、疫苗等物料,并负责回收出栏生猪。潼南区财政每年给贫困户1000元的仔猪补贴,同时给予养殖场每联系一户贫困户1000元/年的劳动补助。“贫困户到养殖场打工创收又学了技术,全区三分之一的深度贫困户因此受益。”潼南区副区长朱福荣介绍说。
“脱贫既要‘输血’,也要‘造血’。传统农业独木难撑,要彻底摆脱贫困,必须扶持当地特色效益产业做大做强。”刘戈新表示,重庆每年安排专项产业扶贫资金,重点支持贫困区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特色加工产业,推动柑橘、草食牲畜、生态鱼、榨菜、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七大重点产业链向贫困区县延伸,培育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此外,重庆市农委计划今后三年投入3亿元以上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100人以上规模的集中安置点所在村发展特色产业。
生态搬迁打造真正“桃花源”
在重庆市丰都县江池镇横梁村廖家槽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幢幢别致的二层小洋楼鳞次栉比,绿树为径,小河绕弯,冬日的午后,山村静谧而美丽。
记者了解到,当地开展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时把廖家槽作为安置点,当地政府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土地自愿流转、国家地票交易、房屋以旧换新”等措施,鼓励农户搬迁到安置点集中居住,在房屋风格、基础设施方面统一规划建设,并对农户给予购房补贴,免费配备床上用品……村民陈兴兰和丈夫原来背井离乡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剩不下几千元钱。自从从山上搬到新居做起农家乐,随着道路交通状况逐渐改善,他们一年能接待上万名游客,家里生活也日益富裕起来。现在,她和家人又计划着增加床位和饭桌,把农家乐的规模做得更大些。丰都县江池镇横梁村、高家镇方斗山村、太平坝乡……这些原来养在深山无人识的穷山沟沟,都逐渐变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美丽乡村。
重庆大量边远山区根本不适宜居住,又肩负着保护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社会责任,自直辖以来通过异地扶贫搬迁等方式已使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容易搬的和好搬的已经搬完了,剩下的是最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硬骨头’。”刘戈新对本刊记者说,2013年重庆整合了以往的扶贫方式,作出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战略决策,并将此作为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的头等大事,计划用三年时间搬迁50万人,从根本上斩断“穷根”,促进贫困人口走上自我发展、脱贫致富良性循环之路。
结合生态搬迁,重庆全力推动人口下山、产业上山、游客进山、产品出山,针对贫困区县沉睡的山林资源,每年安排一亿元以上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当地发展乡村旅游,使昔日深山成了景区,土特产成了生态商品。随着脱贫节奏加快和效应释放,贫困地区的农村歌舞、手工艺品、民俗文化等也得到了保护性开发。
目前,重庆18个贫困区县的177个高山贫困村已逐步发展成为幅员近200平方公里的乡村旅游扶贫大片区,建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2万元,贫困户人均务工性收入1.2万元。“‘一、二、三产业发展融合,延伸和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扮靓了乡村,开阔了农民的视野,可以说是通过扶贫一举多得。”刘戈新说,通过生态搬迁等一系列扶贫手段,重庆要把广大的贫困山区打造成为现实版的美丽“桃花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