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经济之声:听总理答问中国经济
2016-03-17 10:20:41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两会经济之声,听总理答问中国经济。
路透社记者:近期中国股市和汇市的波动引起了国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请问总理,您认为……
新华社记者:有人担忧中国经济会一路下滑,甚至会击穿6.5%这条线,不仅……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在有些地方的养老金发放已经出现困难,一些市县在靠贷款发放养老金。请问总理,中央政府……
人民日报社记者:也有一些企业和群众反映,现在很多事办起来还很难,特别是一些事情在办理的过程当中有找不到门的感觉。请问总理,针对……
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在社会上降低“五险一金”的呼吁是比较集中的,我们不妨看一下……
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会持续两小时二十分钟,总理回答了十七个提问,其中绝大多数聚焦中国经济。
李克强:欢迎大家来参加记者会,感谢你们对中国两会的关注和付出的辛劳。刚才主持人说了,时间有限,就单刀直入吧。
股市汇市波动怎么看?
李克强:请你问第一个问题,你就把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问题当“当头炮”,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许多金融问题的表现往往早于经济问题的发生。
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原因,中国股票市场发生了异常波动,有关方面采取综合性稳定市场的举措,实际上是要防范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这一点是做到了的。下一步怎么办?前两天我们新上任的证监会主席关于具体问题已经作了阐述,因为时间问题我就不展开了。不论是股市、债市、汇市这些金融市场,本质上属于市场,还是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
当然,政府有监管的责任,现在看,随着形势的变化,需要改革和完善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要实现全覆盖,因为现在金融创新的产品很多,不能留下空白;要增强协调性,因为金融市场产品之间关联度比较高,协调要有权威,还要实行权责一致。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分层负责,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防止苗头性的问题蔓延,当然也不能容忍道德风险。总之,还是要瞪大眼睛,练就一双加强监管的“火眼金睛”。
借这个机会我还要强调一点,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是一个过程,当前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还是要按照已定的职能履行职责,守土有责,绝不能有任何的松懈,而且还要总结经验和教训,这也是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否则可就要“拿你是问了”。
我们已经开通了沪港通,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且实践表明,对两地都有好处。现在内地和香港当局正在密切磋商,力争今年开通深港通。
“五险一金”降不降?
李克强:我在参加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和委员也提出来可以考虑适当地调整“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事高度重视。国务院去年就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实际上已经下调了它的这个缴存比例。当然,“五险一金”从总体上看还是有适当调整的空间,各地情况不同。
我前面已经说了,社会保障基金是充裕的,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框架下,可以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是可以做的。总的就是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
养老金出了问题管不管?
李克强:提的这个问题,的确很尖锐。如实告诉你,确实有个别地方发生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但这是一地之难、一时之急。
中国现在实施的是养老金省级统筹,省级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来保证养老金的发放。确有突出困难的,只要地方政府尽力了,中央政府是给予补助的。这三年中央财政就拿了上万亿元,但有一条,你必须尽职尽责,而且中央政府要督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大家都有退休、都有需要养老的一天。这里,我想做个安民告示:不过要准确地说,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从全面长期来看是没有问题的。
医保全国联网有没有时间表?
李克强:有些老年人退休以后和子女在异地生活,还帮助照看第三代,但是生病住院了还得回到原来的工作地方去报销。这些事情看起来是具体的事,但是对碰到这个事的人或家庭,有可能就是天大的事。
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全国医保联网。今年要在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老年人在(跨省)异地生活,能够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
6.5%会被击穿吗?
李克强:你让我同意说中国经济完不成已经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那是不可能的。我记得前不久看有外媒报道,说是到中国的某个重化工企业,感到经济不景气,转而到科技城,看到那里场面火爆,好像经济还在两位数增长,这跟我们下去调研的一些表面感受是类似的。实质上,它说明了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
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因为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当然,世界经济走势还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也在增加,但是我们有政策储备。
去年是世界经济6年来增长最低,我们还是实现了7%左右的增长目标,并没有用“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选择了一条可持续、更为艰难的路,就是推进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还会有小幅的、短期的波动,我们有创新宏观调控的手段,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
去产能会导致“下岗潮”吗?
李克强:过去两年,仅钢铁领域就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由于我们高度重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大量的职工转岗,或得到妥善安置,可以说积累了经验。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对于一时不能够做到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进行妥善安置。
粮食收储价格下跌,农民如何增收?
李克强:现在农产品主要是谷物产品的价格和国际市场比,像玉米、小麦、大米,要高几乎每吨600多块钱,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一步还是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要让农民更多的进城,符合条件的能够在城里留下来,这样也可以增加现在农民的收入。
同时,可以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农民能够把劳动生产率提高,这样就使我们的农产品有竞争力。当然,农业始终是一个弱势产业,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会减,对农民支持的力度也不会减。
找政府办事难,找不到门怎么办?
李克强:就在这里,三年前,我曾经明确表示过,本届政府减少审批事项要达到1/3,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根据第三方的评估,多数企业和群众对这样做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与此同时,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有更高的期待。我们现在审批事项还是比较多,而且保留的事项当中有很多标准不统一。
前几天我到一个代表团去参加审议,就有代表说他们要办一个医养结合的机构,群众很欢迎,但是要跑养老机构准入、医保定点、费用审批等多个部门,关键是这些部门的标准还不统一,所以让他一头雾水,像你讲的“都找不到门了”。
所以,简政放权必须一以贯之,哪里遇到问题、碰到阻力,就要设法去解决。这是削减部门利益的事情,我们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
“新经济”如何培育新动能?
李克强:“新经济”的覆盖面和内涵是很广泛的,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还涉及到一产当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等。而且,发展“新经济”,小微企业可以大有作为,大企业有更大作为。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5-28)贵阳数博会七论:对数博会的喝彩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 (2015-06-25)美国将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
- (2015-07-20)“一带一路”成助力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2015-09-13)国研中心主任李伟: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正形成
- (2015-09-16)国际舆论积极评价中国经济发展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