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委书记谈“兰州蓝”:治污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2016-03-15 08:30:26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5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李赢 张磊 兰州台刘建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甘肃兰州,曾经是在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如今,空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兰州蓝”已成为兰州的新名片。黄河之都,思路重镇,兰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传统印记下的兰州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再进一步?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昨晚做客中央台,详解兰州的发展路径。
这是虞海燕第三次做客中央台,第一次在2013,那时兰州治污刚刚起步,两年过去,兰州的治污成效如何?虞海燕首先亮出了“兰州蓝”的朋友圈。“一张是一个奖杯的图片,另一张是一个获奖证书的图片。配的文字是:兰州市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
以前,兰州是一座卫星看不见的城市。如今,兰州一年里70%都是蓝天,除了白兰瓜、兰州牛肉面,兰州又多了一个新的名片“兰州蓝”。“兰州蓝”是怎么炼成的呢?
虞海燕介绍称,采取了八个方面的措施。减排,大的污染源排放量要减下来;压煤,把煤炭的使用量减下来;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问效。在工作落实上,我们采取了一些特殊的督查办法。比如抽调干部明察暗访,对存在的问题问责、集中调度、集中解决,对大概上百名干部进行了效能问责。
兰州治污的关键在于铁腕治污,在于问责机制,空气质量改善是个持久战,虞海燕坦言,治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之路,仍有压力。
虞海燕表示,到2020年,地级以上的城市都必须达到80%以上的优良天数,压力还是很大的。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抓几件事: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碳交易试点城市,特别是要加强与世界银行、中创碳投等方面跟踪对接,合作推进一批低碳建设项目;加强重点污染源防治,目前距总理提的要求还有11个点的距离;加快大气污染治理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兰州大气环境污染治理。
兰州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尤其是在甘肃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的建设上,兰州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兰州准备好了吗?
兰州在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和著名的“茶马互市”,是大西北的“十字路口”,是东进、西出和沟通大西南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一带一路”战略,使兰州从传统的内陆城市转变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城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这是兰州的目标,并且已经为此落实多项举措。
虞海燕介绍称,去年,新区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国际港务区被列为全省打造向西开放的“一号工程”。交通运输上,开通“兰州号”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并成功实现常态化运营,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欧货运班列编组枢纽。商务发展上,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物流高峰论坛,成立跨境电商物流合作联盟,发布了《兰州宣言》。人文交流上,与沿线多个国家的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产业合作上,已启动建设“中哈产业园”、“中韩产业园”等多个合作项目。
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实际上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过程,兰州如何在传统印迹下走出活力,兰州新的增长动力在哪里?
虞海燕认为,要把兰州打造成活力城市。活力城市的概念就是让它成为一个创业成本较低的城市。现在,三维商城建的很不错。丝路电商、甘肃电商谷、联创智业园、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重点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创业者愿意来创业,能够让城市有活力,从而有一些新兴产业、创新产业能够在这里更快地发展。
经济发展,百姓幸福,虞海燕说,除了蓝天,还要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更高,让兰州更具魅力。下一步的目标是,真正把兰州打造成一个“山水城市”,在南北山上将现有排洪沟都利用起来,同时对城市的一些建筑、道路进行重新调整和规划,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的“丝路重镇”与“黄河之都”,让“西部夏宫”的美誉能够更好。把兰州打造成宜居城市,要让城市生活更加便捷。无论是地下管廊、停车场建设还是垃圾处理等城市公共管理,亦或医院、医疗、学校等,都能让老百姓感到舒心。这些工作今年都将全方位推动。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11-14)兰州马拉松公园惊现女尸 受害者被残忍肢解
- (2015-11-16)新疆玛纳斯县兰州湾镇治理烧荒出新招
- (2015-11-17)兰州警察处警遭数人围殴 被迫掏枪驱散打人者
- (2015-11-17)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市民起诉水务公司等企业开庭审理
- (2015-11-18)兰州自来水苯超标诉讼案一审开庭 案件结果将择日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