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时代带来维权新挑战
2016-03-13 19:01:27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赵珂)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两天之后就是3月15日,也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从1997年起,中国消费者协会每年都会确定3·15消费年主题,而今年的主题是:“新消费、我做主”。
随着技术革新,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都在发生转变换季想买衣服上网网购;周末饿了不想出门,用手机APP叫外卖;周一上班不想挤公交,手机预约专车接送;放假想看电影,用手机在线选座买票;朋友聚会唱歌,用手机APP 团购……各种新兴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则是网购类的消费投诉逐年增多。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介绍,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远程购物投诉2万件左右,占销售服务类投诉的69.86%。在远程购物投诉中,网络购物占比95.%。电商平台被投诉的问题有商品质量不合格和假冒的现象比较严重;七天无理由退货难落实;消费者个人信息遭泄露;网上支付安全难保障等。
职业打假人王海表示,他的团队也注意到消费领域的这种趋势变化,他们代理的相关维权案件也在逐年增加。他提醒消费者,在新消费形态下,消费者在维权时取证更加困难。
不过,消费方式在变,维权方式也在变。从前,消费者认为维权耗时耗力拖不起,大多选择忍气吞声,也有人觉得事情太小没必要维权,干脆选择放弃。如今,新媒体、自媒体兴盛,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一条微博,一条跟帖,一条朋友圈都能成为消费者的维权武器
除了取证的问题,新消费维权带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挑战是:到底应该找谁去维权?
不久前,国内发生的一起Uber专车的撞车事件,让人们再次关注网络约车平台的法律责任。在这个案件中,死里逃生的乘客希望Uber平台给予相应的赔偿,但Uber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技术平台,不应承担相应责任。
无独有偶,29岁的北京市民黄女士去年乘坐滴滴快车时遭遇交通事故,导致整形后的鼻部假体歪斜,为此她到美容院做了整形修复但留下疤痕。爱美的黄女士认为身心遭受重创,于是起诉,要求司机和滴滴出行公司进行赔偿。滴滴公公司表示愿意负担次交通事故有关的费用,但对整形手术中的合理费用有异议。
3月11日,国家工商总局主办的知名电商消费维权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多家知名电商平台,以及海尔、韩都衣舍等参加。
此前,中消协及各地消费者组织与阿里巴巴联合搭建了消费纠纷处理直通车,使得纠纷处理时长大幅缩减。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常宇表示:“今年3.15,将有17家知名电商加入直通车。”
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的邱宝昌律师说,消费者维权其实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因此掌握一些消费的法律常识非常必要。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5-26)应时代之需的新型教育模式:51Talk的互联网+教育
- (2015-05-27)互联网+时代 绿量科技颠覆创新
- (2015-05-28)李平:大众创新创业将走进一个新时代
- (2015-05-29)水漆时代 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 (2015-06-01)按一按 开启按摩推拿O2O新时代—让O2O做服务和健康的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