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回应“土十条”推迟一年:基础非常薄弱
2016-03-11 11:20:33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1日消息(记者张闻)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未来五年保护生态环境会出怎样"硬招"?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今天答记者问。
记者会一开始,陈吉宁就被问到了有关雾霾治理成果的问题。有记者要他评价在最近一年来治霾的情况。陈吉宁说,污染治理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污染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付出再大的努力都可能见效不佳;第二个阶段可能会出现波动,也就是说自然条件的影响还是比较重要的,比如说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见证了三场大的雾霾,实际上是受到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第三个阶段就是不受任何天气影响,而中国现在正在第二到第三个阶段在付出努力。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国在治霾上付出很大的努力,采取了大量措施。在陈部长看来,有没有变化其实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优良天数,第二个层面是重污染天数,第三个层面就是全年的PM5浓度。从“大气十条”颁布以来,现在可以看到几个数据,一个是去年首批实施新环境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颗粒物,也就是常说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了14.1%。另外在水污染治理、土污染治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比如说在十二五期间地表水国控断面略微的比例下降了2.6%-6.8%。大江大河干流水质也逐步趋于稳定和改善。同时可以看到2015年全国的化学需氧量、含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同比下降了3.1%、3.6%、5.8%和10.9%。十二五期间减排目标超额完成。
除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水和大气,土壤污染治理是看不见,摸不着,也很容易被忽略的。中国制定土壤污染的行动条例推迟了一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陈吉宁回应,2013年5月,环保部牵头和多个部门进行起草,两年多以来,“土十条”已经修改了50多稿,多次征求了地方和中央的意见。目前文本已经成熟,报批之后就可以实施了。花长时间制定“土十条”是因为,第一,问题很重要,第二,现在基础很薄弱,和大气和水污染治理不一样。目前土壤治理没有一个明确的法规规定,而土壤问题又涉及很多学科,虽然现在“土十条”还没有正式出台,但是土壤的污染治理工作一直在部署推动。
陈吉宁表示,环境问题本质上其实还是发展的问题。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8-17)中国加强民族教育薄弱环节建设 经费向边疆倾斜
- (2015-08-29)紧盯安全隐患漏洞 和薄弱环节整改
- (2015-09-18)普惠金融仍存薄弱环节 未来商业可持续之路怎么走?
- (2015-09-26)维护保养成电梯安全管理最薄弱环节 专家:低价竞争的恶果
- (2015-10-10)教育部要求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强化美育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