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高中男女生交往个案介入手记:谁的青春不迷茫

2016-03-09 09:2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谁的青春不迷茫 拨云见日有良方

——高中男女生交往个案介入手记

主人公

冰玉,女,16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故事

冰玉喜欢另一个班级的男生小A,两人经同学介绍认识不久,想表白又不敢。小A偶然得知案主(即冰玉,笔者注)对自己甚为关注,经常打听自己的消息,觉得不可思议。小A觉得自己每天生活在别人的监控之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人知道,还通过别人的嘴巴传来传去,很不高兴。两人在QQ上争吵起来,小A后来还拉黑了冰玉所有的联系方式,并警告她不要再打扰自己,言语之中略带侮辱性词语。

冰玉因此非常苦恼——一方面放不下对小A的想念,情不自禁通过各种方式打听他的消息,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不该这样做,充满了内疚。将近两个星期以来,整个人恍恍惚惚,正常学习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

冰玉主动找到社工,希望能找到办法让自己断绝这份念想,恢复自己正常的生活。

怎样的角色——主人公特征勾画

1.案主行为表征:

——控制不住地想起小A,无法静下心来不受打扰地做任何一件事,因此影响到课堂秩序被老师批评过3次;

——时刻关注小A的朋友圈、QQ空间;

——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关于小A的所有消息;

——课间经常故意经过小A教室门口;

——同学问自己是否喜欢小A时否认。

2.案主的观点:

自己喜欢小A是错的,不应该有这些想法和行为;认为自己控制不住言行,且被小A拒绝和讨厌,实在是“弱爆了”,甚至怀疑自己有心理问题。

3.案主情绪特征:犹豫、内疚、自责、轻度焦虑、面对小A时自卑。

4.案主人际关系:

——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较好,被同学接纳和认可;

——老师对其印象较好,认为案主听话;

——接案时,与小A相识将近一个月,关系止于知道班级、姓名的程度,之后发生矛盾成为陌生人。

5.案主表达的需求:不要再喜欢小A,要像之前一样“正常”。

6.案主可利用的资源:

——案主自身改变动机强烈,尝试满足自我需求的主动性高;

——案主在学校有比较好的朋辈支持系统。

她要什么——需求评估

1.案主对异性的好感很正常,但对“爱情”有很多非理性认识,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控制想念,但又达不到效果,造成严重的认知不协调。因此,需要重塑理性信念,而非直接切断这种正常的“喜欢”。

2.案主自己被目前的情绪状态困扰长达两周,且找了多种办法得不到解决。因此,案主需要情绪释放。

武装我们的大脑——指导理论

1.CBT理性情绪疗法:该理论在本案例中,主要运用帮助案主挖掘和不断驳斥非理性信念,再重塑理性思想的部分。

2.爱情三角理论:爱情三元素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缺少其一则成为非完整爱恋,也必将导致相应的后果。

社工计划将这两个理论结合起来,以爱情三元素为内容,以非理性信念的辩驳为方式,引导案主认识如何用正面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探索青春期初期的爱恋。

不平坦的故事发展——介入过程

1.初次面谈: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案主把内心最隐秘的想法表达给社工,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和迫切要解决问题的愿望。社工就此澄清了案主的目标的可行性,并调整目标达到一致。

2.第二次面谈:因小A对案主的贬低引发其情绪崩溃而进行,案主气愤、委屈、无可奈何。社工通过行为治疗中的肌肉放松法舒缓情绪,引导案主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善待自己的所有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接着协助案主理解小A的话语背后可能的原因,逐条分析,以期望案主正常理解小A的行为,弱化主观偏见。其次,分析案主失控情绪背后隐藏的期待,发现内心深处是希望得到小A的认同和喜欢的,而并非想切断所有联系。

进行到这里,内心的期待和认知与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达到一致性,最初矛盾撕扯的状态得以缓解。

3.第三次面谈:找出案主的非理性信念:

——现在喜欢男生是错误的,实在不应该发生的(绝对化);

——喜欢小A,无法自控,以后肯定不会再这样喜欢一个人了,要么一棒子打死成为陌生人,要么和他在一起(非黑即白)。

社工运用爱情三元素理论与案主逐条辩驳,开始动摇案主的观点。比如案主也开始疑惑确实有堂姐和高中同学走到一起,现在非常幸福;发现目前与小A既不是男女朋友,也不算陌生人,但两个人依旧过得很好;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小A有激情,但找不到承诺和亲密,而且与最初认识他时相比,感觉不是那么强烈了。

4.第四次面谈:用爱情三元素塑造了正面、积极的爱恋是什么样的,强化逐渐被案主听到耳朵里的正面观点。

5.第五次面谈:创设了常见的几种男女生交往的情景来模拟,社工引导案主认识其中的应对方式是否合适。

6.第六次面谈:巩固成果,案主发现自己没有想念小A的时间不知不觉增加了很多,同学也说很少看到她去教室门口看小A了。与案主商量结案。

7.其间,社工联系到案主比较好的朋友,了解案主最近的改善情况,希望朋辈给予案主支持和鼓励。同时,见了小A一次,了解他对案主的看法,并澄清了误会。

拨云见日看效果

1.案主之前对小A格外关注的行为正常化,还是会想念,但频率和时间都在减少,且不会时刻关注小A的一切动态。

2.案主的观点发生很大变化,能接受学生时代自己对异性的好感,甚至被表白。与自己喜欢的人可以从朋友做起,增进了解。

3.案主的情绪正常化,消除了内疚、自责和焦虑,但面对喜欢的男生依旧存在轻度自卑,在其他方面有较高的自尊感,这一点需要长时间去锻炼。

回眸一笑长见识

1.青春期情窦初开引起的误会和矛盾多种多样,不同的青少年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其结果和影响有轻有重,并非所有的异性交往都应该被警惕、被制止。社工之所以把该个案作为案例,是因为案主所遇到的事情已经严重影响到她自己的正常生活,且通过自身努力不足以改善。社工在其中的角色主要是情绪支持和正面引导。

2.每一段青春爱恋都有其意义和价值,也需要更有经验的长辈、老师和朋友来引导。有的孩子渴望去积累经验和体验,他们的出发点并非都是负面的,他们身在其中,自己也充满了疑惑、纠结和痛苦。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并给与积极支持是最重要的。

3.案主希望社工帮助其断掉对小A的好感,看起来一劳永逸,但实际“治标不治本”,一段时间之后,案主可能喜欢小B、小C,重复这段经验。社工评估其情况后,也与之商量将目标定为学会如何与小C相处。案主的非理性信念得以改变,对真正的爱情有了正面理解,爱恋所带来的情绪和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特约撰稿 周亚莹 作者系广东中山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