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小崔观点】辗转腾挪间 经济现活力
2016-03-07 09:31:25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崔砚冬
上个周末,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在密切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当天,记者们一进入会场,手里就拿到了厚厚的文件,拿到后,很多人迫不及待在翻看这些材料,找什么呢?找数字。果然,6.5%到7%,我知道,这就是今年GDP的增速目标。
在昨天的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上线7%,下线6.5%”这个区间的设定,进行了解读。十三五建议中,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要实现这个目标,6.5%增长速度是一个底线。但是,如果努力一下,这个速度有可能还可以再高一点,所以上线就是7%。
保持中高速增长 依然是重中之重
回顾过去二十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定,今年的表述十分新颖。在谈GDP时,小崔认为,这其中的辩证关系大家需要厘清。
有这么两句话,“不唯GDP论英雄”、“但要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过去几年,“不唯GDP论英雄”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是排在前面的就是英雄,现在我们大家有共识,不是这样。但是“不唯GDP论英雄”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不需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长,“中高速”依然是重中之重。
对去年6.9%的增速,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我国经济是辆汽车的话,那么这个行驶速度并没有超出设计的速度。”经过计算,6.9%的增速带来的经济增量,超过4万亿人民币,超过世界排名第22位的瑞典的经济总量。
而今年这辆汽车要保持“中高速”的行驶,要靠什么?靠创新,思路创新。
很显然,设立GDP区间目标释放了一个信号:未来既要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又要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为改革和转型留出空间,这种表述更符合现代政府的经济调控思路。
在小崔看来,GDP区间目标的柔性环境,为结构改革预留空间,恰恰让地方政府能够大展拳脚,留有机会。
河北:留出必要的阵痛空间
像是“去产能”迫在眉睫的河北。最近几年,因为要去产能、治污染,河北的GDP增速受到了一些影响,尤其是2015年,大概影响了0.9个百分点。不过,GDP的损失换来了河北产业结构的优化,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比重和2010年相比下降了一成。这样的变化让河北在2016年“轻装”上阵,包袱更轻了,为产业结构调整留出了必要的阵痛空间。
东北三省:经济转型吹来春风
“爬坡过坎”的东北三省日子过的也不轻松。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长陆昊昨天说,黑龙江GDP增速下降,主要问题出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上。工业确实是拖垮东北三省经济的主因。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关停一批产能高、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东北的GDP下滑势必会更严重。GDP区间目标可以说向这片黑土地吹去了一股春风,让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再严格受制于固定的数字。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日子更近了。
浙江:创新无法用GDP衡量
越过速度看转型,比如浙江。浙江去年GDP增速8%,速度虽然并不高,但是转型创新的努力,我想它不是在中游集团,是全国领先。比如最近我们看到,浙江自己探索建立了41个特色小镇,这些小镇是双创的一个新平台,正好体现了供给侧改革的新活力。当然,这些小镇形成的GDP也许量不是那么大,不能把浙江拉到第一集团,但是它改革创新的含量无法用GDP来衡量。
重庆:实现保就业、惠民生的承诺
为改革留下缓冲余地,不等于保就业、惠民生不重要。比如人杰地灵的重庆,连续三年GDP增速全国第一。这个以创新闻名的城市在最近几年,电子信息、物联网、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成了顶梁柱,2015年GDP增长11%。可即便有如此底气,重庆依然把2016年GDP增长目标定为10%左右。因为重庆要做的还有很多,需要空间。比如要确保全面小康,就要打好扶贫攻坚战,还要解决上学难、看病贵等公共服务短缺问题等等,都需要科学的GDP增速来兑现承诺。
为了脱胎换骨,不惜伤筋动骨,这样的转型思路千万要小心、要谨慎!小崔的观点是,GDP区间目标,这种更为缓和的方式,更有利于让各地去探索符合各自发展的特色模式,最终形成合力。在天花板和底线之间找到“合理区间”,中国经济的辗转腾挪就更有空间、更有活力、也更有韧性!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6-01-07)2016省级地方两会启幕 三名代理省长料将“转正”
- (2016-01-13)河北省两会实施新措施:开会溜号将公开通报
- (2016-01-15)地方两会陆续召开 基建投资成稳增长首要抓手
- (2016-01-19)武汉两会委员建议:女工生"二孩" 政府奖励企业
- (2016-01-20)"艳星"彭丹参加甘肃两会 称提"文艺反腐"遭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