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2015年在攻坚克难中取得重大成就

2016-03-06 11:31:0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评论

\

增速含金量很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贺同新:2015年我国GDP增长6.9%,的确来之不易。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贸易受到极大冲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同时,6.9%的增速含金量很高,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整理)

吃饭问题有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南宁市粮食局局长李森: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对保障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二连增”后,部分地区出现了玉米等粮食库存过剩的情况。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这是推进粮食去库存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两条腿走路的好办法。此外,粮食储存也同样非常重要。(经济日报记者 禹 洋整理)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国政协委员、前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文彰: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让人感到鼓舞。取得这样的成绩,既是因为我们GDP的蛋糕做大了,对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了,还因为政府为促进就业释放了很多政策利好,并加强了公共就业服务力度。(经济日报记者 梁 婧整理)

服务业占比过半

全国人大代表、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一半,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里程碑和有标志性意义的节点。服务业的占比越高,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我国是人口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让服务业从业者实施创新发展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经济日报记者 亢 舒整理)

消费拉动力增强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审计厅副厅长马玉红: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外贸拉动为主,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我国实施了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有就业就有收入,收入有保障了才会有消费,这才是消费增长的基础动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出,也助推了消费升级。(经济日报记者温济聪整理)

环保“筛子”越筛越细

全国人大代表、神华宁煤煤化工研发中心主任罗春桃:我是来自煤化工企业的代表,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颇有感受。宁夏是西北欠发达省区,长期以来倚“能”倚“重”的工业结构一时难以改变。宁夏应在承担许多国家战略性项目的同时,更从容地面对国家环保标准这一“筛子”越筛越细的现实。宁夏须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许 凌整理)

改革为创业“松绑”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周伯华:2015年,工商部门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开“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这项改革也得到了各部门的支持,包括减少前置审批、落实事后监管责任,取得了很好成效。改革通过为市场主体准入“减负”、为创业创新“松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稳步增长。(经济日报记者 佘 颖整理)

收入增速跑赢GDP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初次分配方面,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短缺,使得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增速快于其他群体,呈现出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的趋势;二是政府通过采取加大扶贫力度、加大转移支付、改善收入分配制度、把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城乡居民等多方面针对性举措,让经济发展效益向群众倾斜。(经济日报记者 韩秉志整理)

脱贫质量应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这一成绩让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在过去的一年,定西市脱贫工作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脱贫的核心问题是保质。关于脱贫质量,甘肃省委已制定了贫困户脱贫的7条具体标准和贫困县摘帽的15项标准。相关标准除了严格验收和接受第三方评估外,还应进一步完善脱贫的标准,真正实现有品质的脱贫,坚决防止“数字脱贫”和“假脱贫”。(经济日报记者陈发明整理)

创新能力“三跑并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2015年,我国科技领域涌现的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让人印象深刻!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处于跟跑阶段,如今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过去显著增强,正步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此前的50.9%增加到55.1%。创新成果的取得归根结底靠人才。随着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相信未来5到10年将会涌现更多类似青蒿素等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经济日报记者 沈 慧 梁 婧整理)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