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就是最好的回应社会关切
2016-03-03 10:12:57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次全国两会,网民最关心什么?有哪些期待?从2月15日开始,人民网推出两会热点问题调查,截至3月1日24时投票结束,参与网民超388万人次。调查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居选项热点排行榜首位,居民收入、医疗改革、打虎拍蝇和教育公平分列第二至第五。
从两会热点问题调查来看,“社会保障”是最热选项,而且五年内四次居首。对此需要辩证看待,民众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不是说这几年民生工作没有进展,也不是否定取得的进展,而是表明民众对民生工作还有更高要求,希望能够做得更好。
郑板桥写过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说到这几年的变化,远远不只反腐倡廉,在民生上也是既有新理念又有新动作。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民生都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基本民生这一理念,现在已经成了共识,在很多地方得到了落实。从投票情况看,在社会保障方面,“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迎11连涨”是近年来最令网民满意的社保领域改革进展。这也说明,对民生工作取得的成绩,民众看得到、感受得到,只要做得好就一定被喊好。
民众的需求是不断发展的,这也决定了民生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何更好地做好民生工作?两会前夕,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国家食药监局等八部委的负责人,相继出现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相关领域的热点话题和社会关切。其实,做民生工作就是回应社会关切,回应好了社会关切也就做好了民生工作。
从这次调查来看,民众在不少方面都有期待。比如说,基本养老金合理调节机制,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保障机制,个人收入增长乏力,药品贵、检查项目多和医疗水平不高,教育不公……这些社会关切的热点,都是民生工作的重点,应该得到重视、回应和解决。
回应这些社会关切,解决这些民生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具体地分析,有的触及到灵魂,有的触及到利益,很难毕其功于一役。改革发展就是这样,容易解决的问题慢慢成为过去时,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是,一项工作要不要做,要做到什么程度,往往并不取决于难不难,而取决于该不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既然民众有需求,社会有关切,就应该努力去做和做好。
做任何工作,有时都需要“逼一逼”。回应社会关切也是如此,同样需要“逼一逼”。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关切其实就是一种逼,对有关方面来说,更应该“逼一逼”自己,不为问题找理由,只为破题找办法。能够解决的问题,应该迅速解决;一时间不能解决的,也应该拿出时间表,让民众看到解决的希望。千万不能存在拖一拖、糊一糊的思想,以致错过时机、贻误战机,让问题越拖越重,越拖越难以解决。
做民生工作就是回应社会关切,回应社会关切需要“逼一逼”。回顾过去,很多民生问题能够解决,就是“逼一逼”的结果。从八个部委负责人的回应来看,很多社会关切已经进入视野,有些社会关切已经得到解决。希望两会形成更多共识,让民生幸福的含金量更高。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5-25)敬一丹退休忆央视:在最好时光遇到最好的平台
- (2015-05-28)余爱水少将:最好的军事文化在中国
- (2015-06-07)信心是最好的“高考神器”
- (2015-06-07)充满信心是最好的“高考神器”
- (2015-06-08)“女足高圆圆”生日感慨:荣辱不惊是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