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面对面]中科院院士杨元喜与“北斗”的故事
2016-03-03 07:45:18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3日消息(记者陈欣 孙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国际高端科技产业,闪烁着来自中国的两颗璀璨明珠。一颗,是地面上飞驰的“高铁”。另一颗,就是天空中高悬的“北斗”。
昨天,在参加全国“两会”的科技界政协委员驻地,中央台记者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研究员杨元喜。从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迈出坚实步伐,到大声呼吁北斗产业链必须打通“芯片国产化”这“最后一公里”,再到对北斗发展的深刻思考,杨元喜委员和“北斗”之间发生了哪些故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2号下午四点,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杨元喜一手拉着小小的行李箱,一手提着大大的公文包,前来驻地报到,进了房间。小小的行李箱里,装的是几件简单的换洗衣物。大大的公文包里,装满的是文件、资料和厚厚的笔记本。
记者开门见山,问起了北斗。杨委员的脸上,闪烁起了光芒。
记者问:“截止到最近发射的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从哪个阶段迈向哪个阶段呢?”
杨元喜答道:“第五颗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今年即将再发的两颗卫星,标志着从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卫星导航体系正式迈进。从今年开始,每走一步,都是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打基础。”
杨委员介绍说,30到35颗北斗卫星,就能支撑起全球导航体系。而记者算了算,如今,已经有21颗北斗镶嵌在了地球上空。也许,好消息,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记者问:“现在,我国北斗已经开始逐步向全球组网迈进,就您掌握的,计划具备全球组网能力大概是什么样的时间节点呢?”
杨元喜答道:“计划是2020年,但我们努力争取让它提前。每年能力都在增强,每年服务范围都在拓展,有提前的希望。”
作为北斗人,杨元喜委员豪情满怀。但是,在他的激情中,沉淀着的,是一份重担和责任。北斗的技术,不输于GPS,独有的发送短报文的功能,更是独步全球。然而,北斗的产业化,特别是推向市场的产业化,任重道远。
记者问:“产业应用是北斗行业发展的必须要攻破的难关,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技术意义上的突破。比如,怎么走到老百姓的汽车里,走到老百姓的手机里,走到老百姓的手表里,这样的,在产业发展这块,北斗授时、北斗导航更需要突破哪些关键点?”
杨元喜答道:“这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也是我经常考虑的问题。前几年,我曾经参加过发改委关于中国导航战略的研究,那时候我是主笔人,做了大量研究,就是关于导航产业的发展。我特别强调,我们不希望拿来主义,西方一个芯片专利申请非常高,我们不停用它的专利,用它的芯片,这是最简单化的,但我们很痛苦。”
杨委员指出,导航产业一个特点,就是用户使用信号不收费,但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要收费,而附加价值最大的,就是导航芯片。他把攻克高性能导航芯片,比喻为拿下导航产业“最后一里路”。
杨元喜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芯片的能力。我一直在呼吁,国内导航产业的“最后一里路”一定要走扎实。
第二,一定要在大众消费类产品上大量发展产业,发展终端设备,这样才有前途。举例来说,中国有9亿部手机,如果每部手机都装上中国北斗导航,用的是中国人生产的北斗芯片,这是多大的产业?这几年,中国卫星导航芯片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离国外低功耗、小型化仍然有差距。所以这几年,他在各种场合呼吁,让中国人的导航芯片、导航终端用中国人的芯片,这样中国的北斗产业发展才会良性循环。广大用户都在用,产业大量赚钱,国家投入也有后劲,才能把北斗产业做好,把北斗事业做好。
记者查阅发现,去年11月,我国首款量产40纳米北航芯片在湖北武汉诞生,大大缩短了和国外最先进的28纳米左右芯片的差距,在功耗和性能上都有不错的表现。杨委员说的“最后一里”,正被我们一米一米地追赶,也必将被我们超越。
而对于国内蓬勃发展的北斗产业现状,杨元喜院士身为政协委员,坦言也有忧虑感,并强调“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他指出,国家对导航产业的投入非常大。如果把钢用在刀刃上,可能会发展得更快,因为这几年投的太普及、太宽泛。
同时,杨元喜还提出,一定要精准投入。美国GPS发展到今天,现在存活的GPS企业就几家。中国有成千上万家,大家都在投入,而且基本上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当然,也有高水平重复,但并不赞赏,最后的蛋糕就一块,大家都去切,是不合理的。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喜院士今年会继续跟进去年提出的两个提案。一个,是要构建起中国唯一的权威时间体系。他认为,时间是国家主权,如果我国时间要用美国GPS时间,是有风险的。电力用美国GPS 是有风险的,金融更有风险,国防更不要说了。所以国家要有统一的时间。
第二个提案,是统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时空基准。“‘一带一路’强调高速公路多,铁路强调多,水路多,航路多。还有一个高速公路是基于时空基准一致的信息高速公路。不能中国基于中国的坐标系统,印度基于印度的坐标系统,斯里兰卡基于斯里兰卡的坐标系统,这样就很容易乱套,至少影响建设。所以,我提出‘一带一路’的时空基准,基于同一时空基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几个路配合起来。
从杨委员不时从公文包里拿出厚厚的资料和写满的笔记本,到他全心投入地讲解深奥的技术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命运的影响,整个采访过程,记者都深深感受到了杨委员身上的责任感。他说,这是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应该承担起的使命和担当。
杨元喜表示,作为一般的科研人员,你会想你的下一个科研课题是什么?他现在想得多的是,你这个课题对国家有利吗?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还是为了课题组的利益?目前,包括他申请的各种课题的立项,会更多从顶层考虑。成为政协委员后,他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11-10)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要打造西北“中关村”
- (2015-12-07)中科院和工程院新增院士131名 最年轻者仅43岁
- (2015-12-14)凤凰金融A轮融资达8000万美元中信、中科院领投
- (2016-01-15)中科院发布25项重大科技成果
- (2016-01-17)女研究员产科身亡 中科院确认发公函请求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