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今年春运"淡定"走近尾声 "互联网+春运"让购票不再难

2016-03-02 14:41: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评论

\

北京火车站迎来返京的旅客。

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

延吉西站的工作人员身着朝鲜族服饰表演舞蹈。

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摄

\

旅客在郑州火车站进站。

新华社记者 李 安摄

\

在南昌开往北京的G489次列车上,乘务员和旅客一起贴窗花。

鲍赣生摄(新华社发)

\

乘客带着孩子在广州南站准备乘坐高铁。

新华社记者 梁 旭 摄

\

民航

贵州农民工包机返乡。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

水运

山东蓬莱市蓬莱阁街道渔港客船破冰出航。

于良意摄(人民图片)

\

公路

广西梧州市藤县路段,众多摩托车手在返乡途中。

甘汉深摄(新华社发)

随着新一轮务工流的出现,2016年春运在“淡定”中走近尾声。据中国交通部预测,今年春运客流量较去年增长约3.6%,将达29.1亿人次。这个数字接近全球人口的1/2,相当于整个欧洲人口整体迁徙4次。但是很多人说,“这个春运不太挤”。

作为春运的主力军,铁路的变迁最为显著。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铁路最具代表性的春运旅客列车是绿皮车,速度仅几十公里每小时,后来又从空调车发展到如今的高铁,不仅速度快,而且总里程已达到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线也已初具规模。举个例子,80多年前,鲁迅先生从北京到绍兴过年,他要换4趟时速为26公里左右的火车,坐两趟船,花近一周的时间;如果坐时速为60公里左右的绿皮车,回家时间也要按天计;如今乘坐时速近300公里的高铁,只需要6小时,而且无需换乘其它交通工具。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21日,全国铁路春运发送旅客2.19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旅客1.04亿人次,占全部旅客发送量的47.5%。

如今,七成旅客通过网络或手机购票,微信公众号、微博的推广运用让信息接收“随时随地”,“互联网+春运”让购票不再难。铁路部门首次在春运高峰期间为“返乡摩托大军”开行货运专列,交通部、发改委等部门首次委托第三方机构推出“春运服务体验大调查”……更快捷、更便民、更人性的举措,以及尊重旅客体验的服务意识,是今年春运最为可贵的变化。

此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春节回家的方式有了更多选择。今年春运预计有超过5400万人次搭飞机出行,大约是10年前的3倍,年均增幅达12%。春运期间,道路出行将达24.81亿人次,除了自驾,部分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今年选择便捷、便宜的“互联网包车”、滴滴顺风车等新模式“组团”回家。旅游度假也越来越成为新的过年时尚,10%左右的春节出行为旅游度假,度假人群中有17.7%选择了出境游。

其实,不管从最早的马车春运,还是到后来的绿皮车、摩托车大军、高铁、自驾拼车、顺风车、水运、飞机……春运的方式变了,速度快了,人数多了,但春运的终点和人们的归心似箭都不曾改变。

春运的每一点进步,老百姓都是受益者。

(本报记者彭训文)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