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2300米种果树 四川汶川周达村找到脱贫路
2016-03-01 08:06:25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成都2月29日消息(记者贾宜超 通讯员伍排勇)“2年前,我租了三分地,投资1万元种植中药材白芨,今年采收了300多斤,按照市场价大概可以收入5万元。”2月29日,四川汶川县克枯乡周达村主任周志文高兴的告诉记者,他首次尝试种植的中药材白芨取得试种成功。“我们村海拔高,以前主要靠种植传统农业为主,现在中药材试种成功后,村民们又多了一条致富路。”
周达村地处克枯乡高半山,由周达、若布、竹石达、小寺四个村民小组形成,全村197户726人。其中,若布、竹石达、小寺三个村民小组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受地理条件限制,该村三个上山组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玉米等传统农业为主,经济收入不高。
2014年,汶川县拿出资金50万元,由村民投工投劳,将三个上山组12.6公里长的通组道路由2米拓宽至4米,解决了村民运输难题,随着道路的扩建,村民也开始尝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甜樱桃、青(红)脆李种植。
“以前道路不好,全靠肩挑背扛,现在货车都能过,地里的肥料一车就拉够了。”村民王家龙是村里率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甜樱桃种植的大户,去年仅甜樱桃一项收入就达到了10万元,今年他家栽种的10多亩青(红)脆李也将进入盛果期,预计全部水果收入将达到30万。
“这片地是我们村海拔最高的土地,以前只能种草喂牛,村民都不愿种,地也就荒废了。”2年前,周志文看着村里土地闲置,他在海拔2300多米的高山上流转土地20亩,利用挖土机,把土地全部平整,当年购买900多株红脆李大树苗尝试种植。去年,地里的李子开始陆续挂果,由于海拔高,成熟晚,挂果不多的红脆李上市后卖到了9元一斤。
今天分种白芨,周志文请了村里10多人前来帮忙,其中不少是村里的贫困户。“村民来帮忙种,既让大家挣点钱,也教会大家种植技术。”在栽种现场,周志文还专门从乡里请来了农技专家,指导村民白芨分苗种植技术。“我在李子树下种植了白芨,明后年,只要村民愿意种,都可以来这里分苗。”周志文今年收获的白芨,他并没有立刻卖掉,而是选择在自己的李子树下分苗复种,待产量大了,他再分给需要种植的村民。
“白芨的经济价值高,周达村试种成功后,对下一步全乡高半山村特别是贫困户精准脱贫将启到一定带动作用。”克枯乡副乡长晏学明说。
在周志文的带动下,如今,村民们已将村里能利用的土地全部利用起来,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以前,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的土地也都闲置下来了,现在全村能用的土地都被利用起来了,外出打工的不少年轻人也回乡来发展。”周志文表示,道路好了,村里的发展条件成熟了,村民对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经济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了。
目前,周达村共栽种甜樱桃800余亩,青红脆李1400余亩,中药材基地近200亩。近年来,该村通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村民已经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11-25)唐岩峰调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曾参与汶川救援
- (2015-12-07)东京警视厅高龄警犬辞世 曾参与汶川地震救援
- (2015-12-18)专家:三峡工程有四大效益 无关汶川地震
- (2016-02-15)老妇落入废井9天奇迹生还:汶川地震后知识普及帮了我
- (2015-12-08)新妙镇北门村培训果树管理新技术员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