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保证老有所养

2016-02-29 17:20:57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导读】人社部表示,中国养老金赡养比降至2.9:1,将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央广财经评论》本时段关注: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保证老有所养。

央广网北京2月2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有所养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天,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中国养老保险是“代际赡养”,就是现在已经工作的人要养已经退下来的人,目前的赡养比正在逐步降低到2.9:1。基于这样的状况,人社部正在对养老保险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尹蔚民指出,我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客观清醒地看待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一个是制度体系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里最突出的就是公平性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养老保险制度现在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人口老龄化。这不仅是中国养老保险遇到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遇到的共同问题,所以大家都在进行改革。

尹蔚民介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大体包括7方面的内容,同时指出,这些改革举措是一个“组合拳”,它的推出无论是对于养老保险持续、安全地运行,还是对于所有的参保人员老所有养,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如果这些措施能够推出,在确保发放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社保费率。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共同就此话题做出解读评论。

经济之声:已经工作的人养已经退下来的人,原来我们的比例是3.3:1,现在已经降到2.9:1。一方面,老龄化在不断加剧,另一方面,从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我们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哪些问题亟需改革?

王国军:正如尹部长所讲有制度本身的问题,有环境的问题,也有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本身老龄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这就会使得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面临着收和支这样一个矛盾关系。一方面,比如我们的统筹层次可能还不够,像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全国统筹的,但是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另外是扩面,把应该保障的人保障进来,包括从工作开始一直到他退休这段时间都应该放进来,而不应该仅仅是某一个时间段放进来。再比如地区之间、省份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不平衡等这些矛盾都需要解决。

经济之声:推行全民参保;推进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完善个人账户制度;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推进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些都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按照这种部署,未来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应该什么样?

王国军:框架应该是比较清楚的,即我们以前所追求的保基本、多层次、广覆盖和可持续这样一个情况在未来会逐渐真正形成。比如统筹层次会到全国,资金投资运营会比较规范化,而且投资运营的水平以及其效率会比较高。同时可能延迟退休制度也会推行,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率等这些会去做。这些要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开源,比如延迟退休年龄;二是节流。同时,最重要的是资金投资运营还有扩大覆盖面。另外还要做基本养老保险,以及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对接,企业提供保障和商业保险、个人家庭提供的保障共同构建出一个整体的养老保障制度框架,三个制度共同作用,这样一个养老保障制度框架才能应付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这样一个现状,才有可能把我们的养老制度做得更好。

经济之声:最近,关于降低社保费率的话题讨论的特别多,尹蔚民说如果这些措施都能够推出,在确保发放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社保费率。对这个我们该怎么理解,降费的前提是什么?

王国军:费率太高对企业非常不利,尤其在企业在经济下行的阶段,企业的压力非常大,所以在这个阶段考虑降费。降费的前提,一是资金利用效率要提高,剩下这些钱应该有好的投资运营渠道,有好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这样能够保障投资赚来的钱更多。二是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扩大覆盖面来开源节流,使我们的钱更多,未来的支付更充足,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也比较困难,但如果投资做的好还是可以实现。

经济之声:今天的发布会上尹蔚民还表示,从全国目前的情况看,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是平稳的,从全国来讲,支付能力能达到17个月,不存在缺口。但是从各省的情况看,有的省能保发放40到50个月,有的省只能发放1至2个月。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

石磊:首先,各地资金筹措的能力不一样;第二,各地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尤其是一些特大型城市,人口预期寿命显著增长,人口结构出现了快速的老龄化。像上海这样的城市,虽然其老龄化程度比较高、比较快,但它资金筹措的能力也不错,相对全国还是比较高。因此主要还是那些老龄化程度高,养育人口多,同时又是筹措能力不足地区,可能就明显资金不足。

经济之声: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的问题也是近两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有分析指出,多元化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方式及其安全有效途径仍然是需要关注的短板,关于这方面的改革,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石磊:实际上国际上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经验。第一,比如用专业性的理事会把社会、企业、个人筹措的养老基金做一个严格的行业分析,即投在什么领域当中。比如如果拿出20%、30%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里边近一段风险又很集中,万一严重亏损了怎么办?就要有一些专业的队伍,本着非盈利性的原则,而是确保资产最安全,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均衡稳定的收益,使得养老金池子里的资金不断增加,而不是被动的来消耗池子里的资金。第二,在整个政策和法律条规上要改变一种倾向,能不能把被动的养变成积极的养,积极的保,何为“积极的”?这些资金在使用过程当中,我们把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现收现付,一部分现交暂时不需要现付的。这里面就会有一个差额,我们首先确保那些基本需要现收现付的这批人。暂时不需要支取的这部分钱有一个余额,在保基本、保健康安全的同时又有一部分能够放在不同的领域当中,有的在保险当中运营,有的在商业性的资本市场上去运营,有的是在实体的产业中运营,多种渠道最后能够让消极被动的养变成积极被动的养和保。

经济之声:关于大家普遍关心的延迟退休的话题,人社部表示,延迟退休已有方案,将向社会征求意见。未来的渐进式延迟退休以怎样的方式来推进会更合理?

石磊:大家之所以有这个争论,我们注意到一是产业一线工人,其实他们希望按时甚至早一点退休,因为他们很辛苦。如果一刀切要求他们延长退休,实际上可能背离了他们的真实愿望。但是另外一批人,比如学历越高的人,如果按照一刀切的退休年龄,则对自己不利,对国家损失也很大。我们建议,首先设立两条线,一是法定基准退休年龄,到了该年龄可以选择退休,二是法定延迟退休的范围,即到了这个年龄你可以退休,如果你不想退休还有法制的幅度。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