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女上大学和室友多次打架:怕自己变成马加爵
2016-02-29 09:20:24 来源:荆楚网
“我真怕自己变成马加爵(2004年在云南大学学生宿舍连杀四个室友)!”前天深夜,汉口地区一高校大一女生小恬(化名)向本报求助。“因为和室友关系处不好,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以前觉得室友都排挤我,可才换寝室不久,我又和两个室友打了一架。我意识到是我的问题,压力很大。”小恬希望得到记者和专业医生的帮助。
生活习惯不同令室友成“仇敌”
昨天,武汉晚报记者在学校见到了小恬。披肩长发,黑框眼镜,说话轻言细语,外表很淑女,斯斯文文,很难将她与“打架”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小恬介绍,她是家里独女,从小父母亲戚都很宠她。因为学校离家近,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走读,自己有独立空间,去年上大学才第一次住校过集体生活,当时宿舍里共住了7个人,这让她很不适应。
“我有早起的习惯,每天6点起床到操场跑步,可她们觉得我吵到了她们。”小恬说,为此,她不敢在寝室的洗脸台洗脸,连下床都不敢穿鞋,只能光着脚走路。可只要发出一点声音,有些室友就开始骂脏话,她心里很不舒服。而室友文文(化名)对记者列举了小恬不顾及别人感受的诸多小事:半夜打电话,凌晨三四点钟开灯看书,等等。
小恬说,她习惯贴身衣服每天一换,室友觉得她“洁癖”太重,难以相处。开学半个月后,因为一件小事,她和一个室友云云(化名)打了一架。“当时,其他5个人并没有劝架,只是在一边看热闹,打完后,有两个人去安慰和我打架的女孩,却没有一个人过来安慰我,我私下里哭了很久。”
一本书竟成为导火索
小恬回忆,第一次打架的原因很简单。云云向她借了一本书,那天,小恬因为小事和云云拌了几句嘴,就想把书要回来。可偏偏云云找了半天,找不到书了。“早不丢晚不丢,偏偏我问你要的时候丢了,你就是故意不还的。”小恬承认她这句话有点“冲”。谁知,云云过来就抓住她衣服,她当然不能示弱。打架的处理结果是,老师严厉批评二人,并知会了小恬的家长,给小恬换了寝室。“我妈一听这事就哭了,我还得强忍委屈安慰妈妈。”
新寝室共5个人,都是大三的学姐。本以为能和睦相处,谁知矛盾再起。“我没有朋友,有时会跟物体说话,但她们说我唠叨。”
因为上一次的教训,小恬说,她只能忍。寒假回老家,她请教了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她养只兔子当个伴儿。前天,她刚把兔子带回寝室,室友就说对兔毛过敏,不准她养,并撂下狠话:“如果晚上7点回寝室还看到兔子,就把兔子从6楼丢下去摔死。”这次,小恬忍不住了,冲上去把威胁她的两个室友打伤了。一个人头皮被抓破,一个人脸上被抓伤。
童年伙伴“背叛”的阴影挥之不去
从小到大,小恬都没有什么知心朋友。这源于她童年遭遇的两件小事:被朋友“背叛”。
上小学时,小恬有个关系很好的小伙伴。这个小伙伴因为琐事得罪了一个同学,小恬帮伙伴出头,谁知小伙伴把她推到了前面,自己却躲不见了。
还有一次,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和家人闹矛盾离家出走,找小恬帮忙。仗义的小恬帮着把同学藏了起来,后来同学和家人和好,却反过来怪她让家里人着急。
“所以我越来越不相信朋友。”小恬说,她慢慢开始习惯和物体对话,比如书本、课桌。时间一长,她越来越不会和人相处。不会说话,不会讨人喜欢,反倒是打一架,觉得心里畅快多了。
昨天,小恬向中德心理研究院两位咨询师亮出了心底的阴影。
她们被抓伤我心里也很难过
咨询师:你看着这么温顺的一个小姑娘,怎么会和同学动起手呢?
小恬:我错了……(低头,哭)
咨询师:我们今天不谈谁对谁错,你就说说为什么当时不能好好讲出你的想法呢?
小恬:一生气,我就控制不住。
咨询师:其实你总是忍气吞声,是将怨气积压了。因为过于敏感,看问题容易极端化,所以显得孤僻,对人充满敌意。但是内心情感表达能力不足,导致采用暴力,过度反应。
小恬:是的……
咨询师:发泄后,是不是就轻松了?
小恬:当时觉得解气,后来看到她们被我抓伤,我心里也很难过。
咨询师:很烦很生气时,能不能用别的方式发泄?
小恬:可以……
学会“说话”也是大学的一门课
中德心理研究院李先富、贺敏二位老师和小恬深入交谈后认为,小恬的情绪激动主要是由于从小封闭自我,不善于与人交往,和室友发生冲突哪怕是遇到小的事情,不会用言语沟通,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事实上,她不是想打架或是激化矛盾,而是不知所措时冲动。她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求助,就是好事。
李先富说,从中学到大学,背井离乡,是人生中一个很大的跨越,会面临许多问题,我们称为“应激”。在应激状态下,有的人适应,也有许多人会不适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从自我到家庭到社会的发展过程。初、高中阶段正是社会化的重要阶段,紧张的学习氛围妨碍了孩子们的社会化过程,也掩饰了社会化的不足。进入大学以后,问题凸显出来,急需补上一课。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集体活动,不要边缘化少数内向、不善交往的人。对有问题的学生要正常化对待,不能用异样眼光看待问题学生,使其边缘化。所以,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教书的场所,更应担当育人的责任。也就是说,学校要创造条件,帮助初出家门的孩子适应独立生活的环境,更好地社会化。
大学是克服人际交往障碍的“实验场”
贺敏老师和小恬的室友们进行了交流,文文代表室友们表示,愿意理解和原谅小恬的一时冲动,她们重新努力做好伙伴。
贺师告诉学生们,社交恐惧症、孤独感、自卑感、嫉妒感、猜疑心等是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是由于认知误区、情绪因素、个性缺陷和交往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大学4年大家一起学习生活,除了要正确地认识、主动与人交往,对人以诚相待,还必须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需要学会表达,学会沟通,学会理解。
同学们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组织的活动,多接触同学,接触社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时,应先从自身找原因,平衡自己的心,扩大自己的心理相容,把接纳对方作为交往的目的。其次,良好的个性有利于人与人间的交流。自我中心感过强、自卑心理过强、过于敏感、狂妄自傲、怪癖孤独等不良个性也是青年人际关系形成的障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尊敬,进而得到他人的信任,获得交往与友谊。出现矛盾应主动解决,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7-09)78岁爷爷种6亩地养两孩子 抱养孙女考上大学
- (2015-07-09)78岁爷爷种6亩地养两孩子 抱养孙女考上大学一本
- (2015-07-11)贫困姐弟考上大学续:姐姐获资助 弟弟决定复读
- (2015-07-13)残疾人上大学不光要破除考试障碍
- (2015-07-20)海口姐妹俩考上大学愁学费 姐姐擦车妹妹餐吧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