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璐:避免农村“失落”还需唤醒“土性”
2016-02-27 15:31:15 来源:荆楚网
2月23日,国务院召开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为核心,以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发展和新型城市建设为重点,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陈亚军在国家发改委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城镇化规划明确了四大重点战略任务,其中第四大战略任务就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避免拉美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衰落的现象。(2月26日《人民政协报》)
从新型城镇化建设伊始,关于农村的变革一直是被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新闻媒体对“农”的追捧热度可谓是从未衰减,从湖北三博士下乡写调研日记到元宵夜农民工蒙爱林和爱女的隔空亲吻,再到众媒提问而至今未解的留守儿童难题。在上述列举的新闻集中,或多或少都能反映出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的某些“失落”。
纵观各路报道,农村的“失落”大概分为三种,情感的缺位、文化的失语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让“失落”的农村挺起中国自信,笔者认为“土”是关键。女娲用土造人,人生而有“土性”,而几乎所有和“农”相关活动也都贯穿着“土”,牲畜在土上犁耕,庄稼在土里生长,人在土地上成长、收获。土是农村生活的代表物,土是有热度的、黏性的、富有生机的,治愈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的某些“失落”,首先要唤回失落的“土性”,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挺起农村的自信。
几乎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想念故乡的热土,土是有热度的而这种热是对家乡人的炽热情感。前几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还是广大农民工的共识,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远离故土来到遥远的城市打拼,但到了年终,他们必须和分别一年的家人团聚,这种近乎于狂热的“必须”就是骨子里的“土性”。但随着新型城镇化车辙越走越远,这种“土性”的热度也在慢慢降温,平时选择常年驻守城市不说,即使到了元宵节之类的传统节日,很多农民工也会因为经济、时间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归乡。城市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动弹不得,于是留守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空巢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照顾,长久的情感缺位让家乡的热也就慢慢冷了下来,农村也就渐渐”失落“了。避免农村“失落”还需唤醒炽热的“土性”。
土是有黏性的,而“乡土”的“黏性”反应到农村人的生活中,其实是一种文化牵引。举个例子来说,同一个村里的人都说本村的“土”话。假如在城市我们听见有一个人说起家乡的“土”话,那么我们会很快熟络起来黏在一起思念家乡,落叶也会归根这是家乡对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人特有的黏性。但是随着二代农民工的成长,他们从小跟着父母在城市成长,家乡的“土”话渐渐成了被人嘲笑的话柄,家乡的美食成了遭人诟病异物,“土”成了带有歧视性的贬义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农村也就渐渐“失落”了。避免农村“失落”还需唤醒骨子里黏的“土性”。
土是富有生机的,它孕育创造了万物。农村也曾是生机盎然的,庄稼在地里迎风招展,土塘边传来阵阵蛙鸣。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田地荒废杂草丛生,房屋闲置无人修葺,走进一些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随处都可以看见废弃塑料农膜、农药瓶、饮料瓶、杂草秸秆、包装物、废弃建材。人力的缺失、环境的污染让曾近的“鸡犬相闻”成为历史,农村也就渐渐”失落“了。避免农村“失落”还需唤醒饱含生机建设家乡的“土性”。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当时只道是寻常。为了避免农村的“失落”,还需唤醒骨子里的“土性”,让情感的再度升温,文化不再失语,生态再度文明。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璐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04)网络安全 共享还需共建
- (2015-06-11)专车市场再生波澜 跳出争议漩涡还需创新思维
- (2015-06-11)蔡振华观看女足训练 后勤保障质量还需考察
- (2015-06-12)世卫助理总干事:韩MERS应对正确 见效还需几周
- (2015-06-15)男女足将双线出击世界杯 男足还需要多捞净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