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等系虚构 国家网信办将严处谣言

2016-02-27 11:31:55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2月27日消息(记者马喆 李竟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东北村庄农妇组团‘约炮’”等文章流传广泛,这些发布在网络贴吧、微博、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引起媒体和网民热议。

三篇文章描绘事件不一、地点不同,但都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农村,提及的问题荒诞不经、触目惊心。一时间,人们在转发讨论中将信将疑:心目当中的乡土中国真的凋敝如斯吗?然而,事情峰回路转。经过有关部门、媒体和网民的调查发现,三篇文章都是虚构之作,属于虚假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是否违规?互联网会不会成为法外之地呢?

昨天(2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明确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一位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发表观点。但是,胡编乱造、造谣生事、胡作非为,将受到道德的谴责,乃至法律的惩处。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不能违反公序良俗。那么,春节期间的这几件网络事件的真相是什么?网络虚假信息又如何监管?

盘点今年春节关于“年夜饭”的帖子,“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无疑是最火的之一,讨论甚至由“一顿年夜饭”上升到了“上海与江西”、“城市与农村”、“婚姻与家庭”的高度,形成了一系列舆论热点。但是经过调查,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消息。发帖者根本不是什么上海姑娘,而是一位江苏女网友,因春节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发帖宣泄情绪,所有的内容都是虚构出来的。更为荒唐的是,随后在网上自称是“江西男友”的网民做出的回复,也都是虚假的,所谓的“江西男友”和发帖者素不相识。江西宜春网友万佳奇在春节期间一直关注帖子,当时她还参与了不少讨论,她说,现在有种被骗的感觉:“现在曝出来说这是一件假的事情,我挺气愤的,你过了嘴瘾,我们江西人的形象被你抹黑了,这种行为真的太不负责任了,我觉得即使是在互联网上,大家也不应该满嘴跑火车乱说话。”

春节还没过完,网友们的视线又从江浙转移到了东北。2月14日,一篇名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的文章在《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中父亲濒临死亡,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农村妇女组团“约炮”等内容看得读者“目瞪口呆”。作者高胜科在文章开头还特别写道:“我要写的故乡杂记,并非杜撰虚构,而是真实的写照。”然而,事情也发生了逆转。真相是,今年春节期间,《财经》杂志社要求记者返乡,每人写一篇返乡日记,但是今年高胜科根本没有回乡过年,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构的。作为东北人,辽宁的戚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气愤:“这就是一些无良记者编造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要点击量。这种报道有抹黑东北人形象的作用,因为东北人给全国人民留下的印象是日积月累的,加上这种负面的新闻,可能就会越来越严重。我觉得记者的道德上要受到谴责。”

此外,某自媒体还发布文章《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并配有图片。当网民指出真实性的问题后,该发帖者称,“真假其实无关紧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表示,上述文章涉及城乡话题,一些媒体未经核实的跟进报道也推动了舆情升温。

姜军表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网络媒体要认真学习领会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认真核实报道内容,不能片面地挖新闻忽视了导向,一味地抢时效而忽略了真假。”

对于网络虚假信息,有哪些处罚的依据和办法?姜军介绍,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一方面扎实推进网络立法,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日常治理和专项整治。随着互联网发展,每一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发表观点。但自由是以秩序为前提的,任何人在网络空间的言行,都不得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胡编乱造、造谣生事、胡作非为,都将受到道德的谴责,乃至法律的惩处。

昨天,《财经》杂志编辑部就“返乡日记”事件发表公开致歉表示:《财经》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发稿把关不严,发表未经严谨处理的随笔文章,给文中所述地区群众带来负面影响,并给广大读者造成困扰,对此深表歉意。《财经》对文中所述细节正在进一步核实查证,并将严格新媒体操作要求和采编规范,以此为鉴。同样是在昨天,涉事记者高胜科也刊发道歉信、承认错误。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明确:“新闻记者应遵守法律规定和新闻职业道德,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不得编发虚假报道,不得刊播虚假新闻,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违反规定将给予警告、罚款、吊销其新闻记者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个媒体人的假期“作业”,变成涉嫌虚构的新闻报道;一个文中的低俗细节,成为轰动网络的文章标题;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填版”之作,成为点击量惊人的话题……互联网渠道发布的虚假新闻对媒体公信力、网络舆论环境、社会生态同样都会造成不小的损害,理应严肃处理。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