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实招 释放高校科研产能

2016-02-25 10:01:40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王建帆)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昨天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了“十二五”以来科技创新的发展情况,并对科技成果转化、基础研究投入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作出解读。

释放高校科研产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松绑

“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0.9%增加到55.1%。高速铁路、4G通信等技术不断进入市场,形成新产业新消费。但是,还有很多的科研成果往往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命运。原万科北京公司董事长毛大庆,去年辞职后,创立优客工场,成为创新创业大军中的一员,他认为,科技成果难以“适销对路”是现在创新创业的一大瓶颈:

毛大庆:“咱们现在的问题,是学术界跟商业界之间的距离太大,成果怎么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的能力太差。”

数据显示,目前只有不到10%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量成果都重复着从作品到奖品再到废品的道路。对此,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最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一方面将破除制度障碍,比如过去科研单位获得成果、向市场转让时,500万以上的要报教育部,800万要报财政部,现在全都取消,参与科研成果完成和转化的团队和个人,可获得成果净收入的5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更高。

另一方面则从加强科技服务角度,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搭建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平台,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万钢:“促进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尤其这次修订中把企业委托高校进行研发、服务等这些活动都归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过去技术交易市场基本上都是企业之间的交易,而这5年,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得到明显增长。”

基础研究投入直追发达国家,未来将提高企业投入

科技创新除了通过立法破除阻碍、铺平道路,更要真金白银的支撑,对提升原创能力有关键作用的基础研究来说,更是如此。万钢表示,中央财政近年来不断提高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去年的费用约480亿元,占科技支出预算的比例达18.5%,但相比美国财政预算中约22%的比例,还是有差距。

所以,万钢指出依赖财政还不够,要动员全社会投入,尤其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更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让青年人的思维、成果和市场对接。

万钢:“跟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企业对基础研发的投入比较少,要把这块提上去;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