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专家:用工荒和招工难同时存在或将成常态

2016-02-24 19:10:41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导读】用工荒节后再次出现,部分打工者依然找不到合适工作。《央广财经评论》本时段关注:消除资源错配,让劳动力和岗位有机结合。

央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过完了正月十五,各行各业也都回到了正常的工作节奏。然而,对于一些行业来说,过春节时出现的人手不够的现象却依然没有缓解。有媒体报道,包括北京在内,不少地方的饭店老板都选择了推迟开业,而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就是因为人手不够。甚至有快餐厅从去年9月开始打出广告招聘服务员,到了现在还没有招到充足的人手。对于餐饮业来说,人力成本的上升是招工难的直接原因。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餐饮业的薪酬增幅每年都在7.5%以上,这让不少餐饮企业的老板感到。

人力成本已经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压力。而在东南沿海地区,用工难已经成为周期性的现象,一些中小企业,因为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所以只能压缩生产规模。和用工难现象同时存在的,是一些劳动者依然没有找到工作,在山东青岛等一些地方,受经济下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外来劳务市场岗位数量锐减,市场供求关系因此发生反转,有人感叹:打工者挑老板的日子一去不返。在这个求职的“黄金季节”,依然有不少打工者没有找到工作。

一方面是企业找不到员工,另一方面是打工者找不到单位,两种现象共同出现,这让我们感到,目前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资源的错配。如何让企业和打工者都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满足自己的要求呢?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杨宜勇,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禾木共同就此话题作出了解读评论。

经济之声:我们谈到了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比如大家熟悉的餐饮服务业,经常会出现这种招工难的现象,现在这种现象也依然存在,我们能不能把它理解为,这种周期性的用工荒可能会成为一种长期的趋势?

杨宜勇:因为中国人特别看重春节,在农村一般要过完正月十五才出来,所以正月十五前后往往会一些服务业行业会出现用工“青黄不接”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解决长期用工和part time job是并行的问题,比如麦当劳、肯德基会用一些兼职人员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很多小的餐馆就没有这样的人手储备。

经济之声:根据我们得到的最新消息,不少行业和不少地方出现了用工荒,然而与此同时,前面我们还说到,不少地方的打工者反而是找不到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岗位和劳动力的错配?

杨宜勇:这里面有空间上的问题,有的人可能愿意在家附近干活,很多工作可能在沿海地区。另外可能有心理上的一些问题,有的人说这工作我愿意干,那工作我不愿意干。此外还有转岗的一个能力问题。也有工资和它本身期望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个问题。

经济之声:有人找不到工作,还有岗位招不到员工,这种错配,我们如何消除?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用工荒的现象多次发生,对此,不少企业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打工者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新情况,是因为一些行业在转型过程中,劳动力需求出现了缩减。这种情况,在新常态下,会不会成为我们发展当中的一种必然阶段?

禾木:应该说在新常态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当中,肯定会带来一个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目前这种用工荒和招工难同时存在的情况可能会成为以后的常态。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实绝对的失业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劳动力市场恰恰存在说,工作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意味着只是解决温饱的问题,它可能意味着很多附加的东西,比如跟之前所学的知识是不是搭配,是不是有成长空间等,所有这些计算在内就会出现如今的这种状况。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地域上的错配,因为原来我们所有的劳动力来源可能来自于西部,来自于农村,但随着这么几年,比如西部大开发,农村的建设等,很多劳动力停留在了当地,然后造成了沿海或者是大城市用工的减少。

另外还存在结构性的问题,比如劳动力的供给当中还存在着一个鸿沟,每年有几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很多找不着工作。但另外一方面,技能性的岗位又找不着劳动力,这种错配的难度肯能比较大。如果要解决这种问题,可能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去做一些调整。比如用人单位,给招入的这些人员一些成长的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些再学习或者是再培训的机会,这样才能员工安心。从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来看,未来可能会提供一些高层次的职位机会,如果是这样,可能对于高校的毕业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当然这对于高校的教育本身也确实提出了一个挑战,即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能不能跟市场的需求对接起来,我们之为订单化的培养,如果是这样,大学生再就业的难度可能就会降低很多。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