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掀得掉饭桌,掀不掉习俗

2016-02-21 14:01:09 来源:钱江晚报

评论

“霸气媳妇掀翻饭桌”!又一帖子引爆网络。一位城里媳妇第一次回农村丈夫家过年,行前认真操练厨艺,到了夫家,做了一桌子饭菜却被叫去厨房吃饭,媳妇怒掀桌子。过后又发帖诉苦,网上火爆程度不输“一顿饭吓跑上海女友”。“上海女友”已经有人说是营销炒作,这个“霸气媳妇”是不是真的呢?但是,有一个事实是确定的:众网友同仇敌忾,几乎一致赞成“掀桌子”。

如果这位城里媳妇真的掀了桌子,那也是极端境遇突然降临时的极端反应,虽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也情有可原。但是,众多网友并未置身其中,为什么也这么激动?风俗习惯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分歧,是文化范畴的事情,是公共话题,众人有反应是正常的,但为什么不能冷静地分析,理性地讨论,一上来就是“掀桌子”——文化的事儿为什么总是表现得那么“武化”?为什么总是往矛盾激化、冲突升级的方向推?

任何一种行为方式,成为一个较大范围内的人群的共同选择,成为一种稳定的、恒常的习俗,是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形成的,要在一个早上就改变它,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的形成,还要受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基础和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也就是说,风俗习惯的发生、生长具有内生性,不可能在短期内由外部植入,强行植入只能引起反弹、排斥。

有一个疑问:这位城里媳妇去丈夫的农村老家之前,丈夫有没有告诉她,他的老家有“女人不能上桌”这个习俗?如果丈夫告知了,她还跟丈夫回老家过年,还下厨献艺,就不太会“掀桌子”。只有在突然的情况下遭遇不能忍受的要求,才有可能掀桌子——对这个媳妇来说,“女人不能上饭桌”就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由外部强加的行为方式。

掀桌事件中,人们最不能接受的是,连丈夫也跟着父母把妻子赶下饭桌。在城市里,在他们的夫妻二人世界里,他自然而然懂得不能把老家的习俗拿出来。习俗和生活方式的演变有自己的规律,打破规律去改变往往行不通。

至少是清末民(国)初以来,历次剧烈的社会革命都伴随着对风俗习惯的大规模改造。这种改造初起时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但是高潮一过,旧习复萌,一切如故,就是因为产生习俗的土壤没有被触动;而改变社会土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旧习俗被压制,并不意味着从外部植入的新风俗真正被接受、通行,人们被迫、被动接受的东西,不可能真正成为内心的秩序并外化为看得到的行为。掀桌子容易,掀掉习俗难。由外部力量强行改变行为方式,结果往往是新旧俱毁,人们在新旧之间无所依凭,行为失序,各种观点的人群严重对立,矛盾激化。各种所谓“奇葩”现象,各种离奇事件和极端行为,都是内心失序所导致的行为失范。

以外力改造文化未能成功,用“武化”手段对待文化问题的行为方式却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路径依赖。把文化当做文化来看待,是文化意识领域里的一块空白,需要补课。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