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记者调查:猴年“宝宝”潮 我们准备好了吗?

2016-02-18 23:30:00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2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农历猴年到来,受生肖偏好与全面两孩政策叠加影响,不少地区都迎来生育高峰,出现猴宝宝“扎堆”出生的现象。以北京市为例,往年大概有25-26万的新生儿分娩量,而2016年大概会在30万左右。不少大医院的产科都面临建档压力,甚至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从孩子的生到养,涉及各个领域:家政月嫂、学校教育资源、儿童医院医疗资源……各方配套资源准备得怎么样了?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医疗资源紧缺

进入猴年才十一天,青岛市儿童医院已经接生了389位猴宝宝,比去年羊年翻了一番。过年这几天,儿童医院产科已忙得不可开交。生肖偏好与全面两孩叠加,青岛市卫生计生委预计2016年全市新生儿出生量或将由去年的六万人上升到今年的12万人左右。

记者来到青岛市儿童医院产科病房发现,三个楼层的产后恢复病房全满,一个楼屋的待产室也流转得很快,产房里正在生产的还有二十多个。从产房到产科病房不时会看到有移动床车推进推出。

正在待产的张女士是二胎,赶上猴宝宝,她很开心:“俗话老说孩子猴精猴精的,希望孩子以后能够健健康康的,聪明可爱。昨天晚上挂的急诊,还是有床位有待产室。”

助产士孙玉倩告诉记者,从除夕到现在,猴宝宝就扎堆出生,大家过年都没有休息:“夜班是11点接班,不到八点他们小夜就打电话叫我们来了,那天晚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生了22个,入院入了20个。”据产科护士长说,已出生的猴宝宝中,二胎占三成。

青岛市市妇儿医院副院长张战红说,医院产科面临接生量大、风险高、人员不足三大问题:“转诊病人明显增多,开通绿色通道,临产以后再让孕妇来,这样提高周转率。瘢痕子宫、高龄是二孩放开以后的一大特色,我们开设了瘢痕二孩的专业门诊。”

春节七天假期内,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迎接了将近400位猴宝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成。产科医护人员“连轴转”,工作超饱和;产科门诊“一号难求”,有些孕妇在预约建档时被遗憾告知名额已满;产儿科医生短缺问题也更加凸显。

猴年除夕到正月初七,共有391个猴宝宝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出生,正月初八则创下新高,一天就出生了97个孩子。产科60多位医护人员放弃了休息,仍然人手不够,一个助产士经常要同时照顾好几位妈妈。南京市妇幼产科护士长周春秀介绍说,产妇从入室以后就有助产士在管着,这个产妇送走了以后,紧接着又有产妇来了:“就这样不停地循环,平均下来一天至少工作13个小时。”

猴宝宝扎堆出生,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30%;与此同时,因为二孩政策放开,高龄、高危产妇增多,也给妇幼保健带来新的考验和压力。

据测算,猴年效应和二孩政策放开,将使江苏全年新生儿数量在去年80万的基础上再增加十几万。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因此迫在眉睫。南京儿童医院院长黄松明表示,医院现在要储备至少300个医生,但是每年招的儿科医生只有三四十个:“儿科医生的紧缺不是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的问题,它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就我们医院而言,我们有意识的去做了一些儿科医生的储备,但是儿科医生不是你现在想储备就能储备到的。”

江苏省卫计委测算的数据显示,如果要全面满足两孩政策,全省产科和儿科床位缺口都在五千张左右,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的缺口分别达到1万人。

除了鼓励各大妇保医院调整病床布局,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之外,2015年,江苏全省建设了16家二级妇幼保健院,增设产儿科床位1500多张,希望以此来引导孕妇分流,实现分级诊疗。

针对产儿科医护人员紧缺的现状,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黄娅莉呼吁医学院校恢复举办儿科专业,希望社会对产儿科医生给予尊重理解、并在薪酬分配上有所倾斜,改变产儿科岗位长期以来高负荷、高风险、低待遇的窘境:“针对这种苦脏累的特点,针对年轻人不愿意干产儿科的情况,能否按照中央文件关于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在薪酬分配方面加大改革倾斜力度的要求,向助产、儿科这些耗时长、人力成本非常高的服务项目上倾斜,给苦脏累的产儿科医护人员一点积极性,增加岗位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