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去产能 如何不引发“失业潮”?
2016-02-18 09:25:01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18日消息(记者牛萌 陈蕾)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去产能”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首,因此,关于“去产能”的话题自然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昨天,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传统行业去产能不会引发新一轮“失业潮”,去产能带来的过剩劳动力将实现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就业,发改委也将加快出台降成本普惠性政策稳定就业。
煤炭、钢铁要减少90万过剩劳动力
每炼一吨钢,钢企亏损115元;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额下降六成多,尽管人人皆知钢铁煤炭行业步入寒冬,但是,这样的数据仍然让人震惊。去产能将会给就业带来多大的压力?就在这个月初,中金公司发布报告说,未来两到三年,如果产能过剩最严重的行业减产30%,就意味着近300万的劳动力过剩。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也算了一笔帐,从钢铁和煤炭行业来说,按照今年10%来去产能,这两个行业今年要去掉90多万的过剩劳动力。
杨宜勇: 今年“去产能”,去掉10%应该是差不多的。其中,煤炭是大头,比较多。煤炭大概610万人,钢铁行业估计320万人。
记者:两个加起来有900多万人,如果去10%的话,就是90万。
发改委:不会出现新一轮“失业潮”
去产能的过程,少不了利益的博弈和取舍,就业问题最受关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回应就业问题时坦言,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状态看,不会出现新一轮“失业潮”。
赵辰昕:我们对就业形势的判断有以下重要支撑:一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二是统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三是劳动力市场整体较为活跃,过剩劳动力可顺利实现流动就业。四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
徐绍史:地方政府有能力化解就业安置问题
此前,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承认,去产能的同时的确面临就业安置问题,特别是一些煤炭和钢铁大省,压力会比较大,不过他表示,从政策储备来看,地方政府可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徐绍史:一部分过剩产能比较集中的地方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他们也碰到职工就业安置的问题,但是他们都比较平稳地处理了。现在力度可能会比前两年要大,政府还是有一定的政策储备,来支持化解过剩产能。
“去产能”如何各个击破?
化解过剩产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安置就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李克强总理曾经谈及产能过剩问题时,提出要运用好市场倒逼机制,综合施策化解过剩产能。如何用市场的办法,如何综合施策解决就业安置问题?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给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化解过剩产能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苏海南:因为一破产就是整个企业,那么这整个企业的职工都会面临下岗失业的问题。如果我们多兼并、少破产,就可能把下岗失业规模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
实际上,并不是过剩行业的企业都不好,除了行业大环境之外,有的是体制机制的问题,有的是管理问题,通过兼并重组提质增效,催生新的需求,企业转型,能创造更多的岗位需求。
安置“僵尸企业”员工:“先挖渠后放水”
当然,那些没有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必须退出市场,不能有任何犹豫,产权转让、关闭破产将是主要的解决方式。对于这些企业的员工,怎么安置?苏海南用了六个字“先挖渠后放水”。
苏海南:“先挖渠后放水”。上世纪90年底末分流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对可能难免会要面临下岗失业的人员,先找好、开通安置他们重新就业的渠道,以后再来实施对这些企业的关停并转。
社会政策兜底保障职工安置
社会政策兜底也是必需的方式。杨宜勇提出,在遵循市场配置资源原则的前提下,也尽可能做好保障职工安置,化解失业风险。比如税收优惠、支持创业、提供公益岗位等,都是兜底政策。
杨宜勇:一个是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要保障他们的生活,对他们转岗免费的培训。如果他们创业,要进行税收优惠。特别是对年纪大的下岗职工,如果他不适合创业,又找不到工作,又没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那我们可能会提供一些公益性的岗位。
我们注意到,“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这些措施已经出现在中央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的安排中。还有媒体报道,未来4-5年,中央财政将每年出资1000亿元,支持煤炭、钢铁等行业去产能,主要用于人员安置。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8-10)稀土上游产能过剩加剧 业内呼吁加强源头管理
- (2015-08-13)联邦制药半年净利下滑超六成 原料药行业产能过剩
- (2015-09-09)朱宁:地方债务如此严重 因为两个领域严重产能过剩
- (2015-09-14)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 专家:合并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 (2015-11-08)我国光电缆产能和产量占全球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