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小时”规定 高校图书馆应担起更多育人职责
2016-02-18 09:10: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高校图书馆应担起更多育人职责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近日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要求,图书馆在学校教学时间内,开馆每周应不低于90小时,假期也应有必要的开放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全天开放;网上资源的服务应做到全天24小时开放。
从现实来看,教育部对开馆予以量的规定,并强调高校图书馆“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发表研究成果”,以及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预算等,对于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提升图书馆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地位,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到落实,笔者认为,加强服务的专业化、人性化、常态化,才有利于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看,各个高校除了不打折扣地落实规程之外,还应不断细化、完善有关举措,既有量的规定,又有质的改进,将图书馆真正打造成大学生成长的平台,助力其专业学习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完善。其实,图书馆在大学生成长中究竟发挥多大作用,取决于是否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能否紧跟师生的成长步伐,以及能否随时随势而变。
例如,当前的高校图书馆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外借和阅览服务,而是通过网络,提供数据库检索、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个性化定制等多种服务;除了提供到馆服务等现场服务,还能提供远程服务等移动服务,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均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此外,图书馆在营造书香校园、服务师生科研等方面,也可以大有作为。这就需要图书馆主动出击,了解师生需求,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图书馆服务,让师生爱上图书馆。
在这方面,高校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时,可以通过实地教学等形式,引导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通过定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如名家讲座、创业讲堂等,引导大学生亲近图书馆,养成勤于交流、热爱阅读的习惯;在写毕业论文或考研的关键节点,图书馆可以请专家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图书馆变成思想交流的圣地,成为开启其学术之旅的起点。
办好高校图书馆,不是短期内开展多少活动,或增加多少投入就能实现的,更多的工作还需要高校管理者拿出智慧,重视图书馆之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致力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管理的高效化,服务的个性化,在经费上多支持,在发展上多关注。唯有如此,图书馆才能担起更多的育人之责,成为大学生停留时间最长、收获最多亦最难忘的地方。
(作者系渤海大学金融与商贸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12-16)最高检出决定明确刑事执行检察十一项职责十项禁令
- (2016-01-11)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完成 335个地市就位
- (2015-09-22)北京地铁昌平线拟南延至国家图书馆 握手9号线
- (2015-11-17)大学生3年买2682本书 第1次约会在图书馆呆1天
- (2015-12-01)教育时评:管理图书馆的“熊孩子”需要“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