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关爱留守儿童不能“节日化” 需建设长效机制

2016-02-18 08:4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评论

年过完了,一些父母将再次外出打工,全国6000万留守儿童将继续他们“留守”的日子。节日期间,各地各部门纷纷开展关爱活动,有的送去衣物用品,有的搭建免费“亲情聊天室”,有的陪孩子们做游戏、读好书……以“圆留守儿童梦想”为标题的新闻报道也纷纷见诸媒体,爱心值得肯定,但当“聚光灯”潮水般退去后,许多问题仍然留在沙滩上。对孩子们来说,过日子不等于过节,仅对留守儿童进行“节日化”的关爱是远远不够的。

在我国,留守儿童将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表明,全国外出农民工已达1.69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一方面,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农村人口到城市流动打工的趋势无法扭转,留守儿童现象短期内也难以消除,所以,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十分必要。

建设长效机制需要顶层设计。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依法保护留守儿童权益,必须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用制度“织网托底”;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加强对家庭监护的监督、指导,落实好留守儿童的安全管理、监督、教育等责任,建立健全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救助保护机制,动态监测,责任到人,杜绝类似老人去世、幼童冻饿而无人知晓的极端事件发生……

建设长效机制需要从“心”入手。对绝大多数留守儿童而言,物质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留守儿童不等于贫困儿童,更不等于问题儿童,除个别家庭外,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大的问题,主要是和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父母作为“第一责任人”,首先应当上心、用心、尽心,不能将孩子简单地推给家里的老人,一走了之;相关部门和用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打工父母”的教育帮助,让家长们认识到,经常性地跟孩子保持沟通交流,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的心理问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远程亲子互动提供物质保障。不少地方开通的“亲情电话”“亲情聊天室”,用网络、电话、微信等各种方式,畅通孩子和外地父母的联系,投入不多,效果很好;要明确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的职责任务,发挥其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教育、心理健康、生活照顾、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关爱,让孩子们在老师那里感受到更多“母爱”“父爱”;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可以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关爱服务,引导鼓励更多的人担当“志愿爸爸”“志愿妈妈”,经常性地和孩子们交流,提供亲情帮扶。而那些“节日化”帮扶、“碎片化、交叉化爱心”,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注意防止流于形式,在献出爱心的同时,避免让留守儿童和学校疲于应付。

从长远来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改革和发展,要通过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引导扶持返乡创业就业等,多措并举,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

既然留守儿童现象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应当也必须“常态化”。孩子不得已“留守”,但教育不能“留守”,缓解这些孩子的“心病”更不能“留守”。今天的6000万留守儿童,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社会的生力军,从这个意义上说,关心今天的留守儿童,就是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18日 18 版)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