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2015年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发布

2016-02-14 14:35:00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2月14日消息(记者杜希萌)“2015年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十件大事”近日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正式发布。

其中,“两山论”成为治国理政重要理念。2015年8月,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十周年。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天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场合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重要文件,成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当前,“两山论”日臻完善,深得人心,极大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未来,引领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突出体现了战略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蓝图绘就。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及其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8个方面的改革,相继出台了6个配套方案,包括《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推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总体方案”加上相关配套方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十三五”规划《建议》凸显“绿色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理念集合体。其中,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有利于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水十条”正式出台。2015年4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行动计划突出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思路,坚持系统治理、改革创新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突出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科技的支撑作用和法规标准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为配合“水十条”的真正落地实施,各个省份也纷纷提出地方版的“水十条”,全面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亮点纷呈。2015年,环保部联合相关部门举办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活动,对总结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树立典型,试点示范实践创新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国家有关部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批准45个地区开展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环保部正式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和管理规程,住建部等在16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国家海洋局批准12个地区为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一些地区从本地实际出发,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发挥主动性,建立协调机制,构建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福州年会成功举办。

“铁腕治污”打出组合拳。2015年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相关部门深化改革,严格环境执法,“铁腕治污”全面推进。重拳整治环评“红顶中介”,铲除环评领域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开展环保综合督查、环保约谈,督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环保职责;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环境司法取得重大进展;环境保护部、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环境违法案件联合挂牌督办;检察机关重点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案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全力推进污染治理,“大气十条”、“水十条”狠抓落实,加快编制《土十条》,总量减排任务提前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持续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新活力。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提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1月30日,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庄严承诺,“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

“一带一路”打造绿色丝绸之路。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强调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各有关方面紧紧围绕大局,积极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央有关部门建立了工作领导机制,出台落实“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意见,生态环保等一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衔接工作基本完成,正陆续出台。“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推动人文交流,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和谐、共赢的现代丝绸之路。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发布。2015年8月,经过三次审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于1987年,在1995年、2000年先后做过两次修改,距离本次修订已有15年。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共设八章129条,对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内容作了规定。新法强化了地方政府责任,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对重点区域联防联治、重污染天气的应对措施也做了明确要求,法律还增加了建立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和应对等内容,提高了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201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各省(区、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全部建成,北京等地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