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互联网红包,商业噱头还是新年俗

2016-02-09 15:00:00 来源:光明网

评论

淅沥沥、哗啦啦,天上下起了红包雨。一台春晚,亿万观众都在”咻一咻”。支付宝数据显示,除夕当晚,“咻一咻”总数达3245亿次,最高频次达到210亿次/分钟。最终,有79万用户平分了2.15亿元现金红包,人均金额271.66元。

红包年年有,今年格外大。以前是朋友圈里的友情游戏,零零碎碎间黏合了友谊,支付了真诚。今年则大大不同,互联网的强势介入,让很多人在嘟囔一句“马云来了”之后,继续低头咻一咻,及至颇有斩获,抬头又是一句,“还是马云大手笔”。

有人就此批评,整个春晚,全国人民都在咻一咻,都顾不上这顿文化大餐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嘛。也有人说,红包很喜气,不过,商业味是不是太浓了?在此前的预演中,有合作品牌商就表示,红包互动之后,线下销售量出现骤升,很多门店甚至不得不紧急跨区域补货。

这样的批评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不过,却未免生硬、牵强。春晚节目有多大吸引力,能不能让全国人民茶饭不思,本质上应该由节目质量来负责,与红包关系不大。没有红包,该看的照看,不看的也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

至于对“红包大战”过于商业化的指责,则更是一种精神洁癖。商业本来就无处不在,大可不必过于矫情,搞到好像世外高人不理世事一般。何况,支付宝发放的红包除了祝福之外,那都是真金白银,并无欺瞒。即便这其中因为互联网红包的强大聚合功能,使得商家与用户之间多了一些互动,也未尝就一定是一件坏事。

派红包本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这个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里,原本就有讨个吉利、沾点福气的意味。在以往的农业社会,红包的流动往往是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讲究的是面对面的祝福。多少年来,这种习俗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印记、文化符号,在不断的重复中得以强化,甚至成为中国人身份认同的标志。

近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包括派红包在内的年俗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以往的一只手到另一只手,演变成从一个手机到另一个手机。其间的触感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亲情、友情的浓度却并未衰减,甚至因为这种先天的便利性,发一发,抢一抢,咻一咻,互动的频次既已大大加密,则分享的意愿也越来越强化了。

对此,有人有些不适并不奇怪。举凡新鲜事物,总归会有一个从不适到熟悉,进而被全身心拥抱的过程。以前的短信拜年、微信拜年,不都是这样吗?现在还有谁会觉得这样“不见面”的拜年违背传统?可见,互联网红包之进入庸常生活,一点都不奇怪。这样的新年俗不仅能够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让过年多了一种新期待。

即以支付宝设定的“五福”而言,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敬业福,这些语词固然恢宏,可哪一个都会具体而微,可以延伸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具体民众。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设计,恰恰可以将宏大叙事与小小红包连接到一起,沟通庙堂与江湖,焊接时代与细民。

一个红包,浮在面上的是钱、是游戏,而蕴藏在深层的则是文化与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传统文化之所以有生命力,正在于不断衍生新的方法,惟其不断维新,方才可能在传统的延续中,建构新的传统和新的民族记忆。

其实,早在春晚之前,很多“政务红包”已经大发特发。2月1日,广州、南京、成都、武汉、西安、石家庄、无锡等七座城市,联袂在其政务微信发布平台上向市民拜年,派发总计20万元的现金红包。国资委也带着中粮集团、南方电网、中国电信三家央企给粉丝派发万元新春红包。至于一般单位内部的小小利是,所在皆是,自不待言。

互联网红包还是一个红包,除了或多或少的一点现金,更应该被在意的,则是红包里红彤彤的祝福。传统的中国人当然应该生活在传统中,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本义所在,红包就是构成传统的一个侧面。世界是平的,红包的世界也是平的,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公务员还是农民工,都是红包世界的一个节点,都在漾满祝福的正月里,喜气洋洋。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