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协同发展落到实处 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2016-02-08 20:00:00 来源:央广网
【导读】《“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京津冀“十三五”发展目标确定。《央广财经评论》本时段关注:把协同发展落到实处,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央广网北京2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近日已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这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首都“大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地区将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构建世界级现代港口群,加快建设环首都公园,打赢河北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区域安全联防联控体系,全面提高首都服务国际交往的软硬件水平,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就此做出了解读与评论。
经济之声:我们看到跨省市的三个区域一起来制定五年规划,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已经说了很久了,要真正让北京天津河北在未来的发展中把“协同”二字落到实处,我们最关键需要去做哪些工作?协同发展应该和过去有什么样的不同?
马庆斌:最关键的在于建立一种持续的体制机制,让协同发展从一个政府的行动逐步变成一项比较持续的工作。如何来办?则既要谈到合,还要注意分。在合的方面,要有京津冀地区一个统一的顶层规划设计,也即上述提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另外各地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的规划,当然,肯定要在顶层规划的指引下制定和完成。也即既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同时还要把“一亩三分地”的地种好。
最主要的还是要注意,第一这个顶层规划制定好后,各个省市的规划能不能和项目规划对接好,同时交通规划、生态规划,包括新兴产业化的规划、农业规划等具体的规划能不能和总的规划要衔接好,因此有一个规划的对接和衔接问题。而且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性,不能将规划“墙上挂挂”,关键还要落实下去。其次在持续的体制机制方面,这里面要处理好一个关系,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统一规划下,让市场发挥更加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之声:有分析指出,由于过去各省份之间是各自为政,京津冀在区域功能配置、资源的配置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问题。您觉得在未来5年中,在区域功能重构、区内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马庆斌:首先京津冀三个地方的发展整个的规划也提了出来,基本上是围绕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人流、物流要顺畅。其次,如果想让产业按照市场更多的发挥作用,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劳动力、技术和资本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流动。比如三个地之间的社保以及进京证等一系列问题,让其顺畅起来,这样才能使得产业的布局能够按照市场的原则去选区位,同时自己选择产业类型,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另外在发展过程中,在今年产业投资过程中规划也提出来要和其他战略对接,比如和长江经济带对接,这本身也是未来产业投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思维方式。即要谈京津冀协同发展,但也要跳出京津冀,因为京津冀毕竟还是要拉动整个中国的转型升级。要和长江经济带要对接,怎么对接?就是要沿着京广、京沪这些高速铁路、高铁,打造更高端的交通产业经济带,这样就能实现京津冀和其他战略的协同发展。
经济之声:老百姓非常关心一个问题,就是环境保护问题。这次规划也是提出要改善区内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未来5年,要通过协同发展来缓解首都的“大城市病”,您觉得在环境保护方面,联防联控方面,以及对生态体系的建设和改观方面,我们应该去重点落实哪些关键地方呢?
马庆斌:其实环境和发展问题一直是全球都在攻克的一个难题。一方面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空间上要合理。另一方面,最为主要的是在治理环境的时候要用一些新的思维方式,比如谁污染谁交钱,交了钱以后,我们再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环境治理公司去治理,这样就会使得环境治理、法律的执行,包括社会的监督就会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5-26)科技奠定实力 晨阳水漆以品质为中国发声
- (2015-06-09)华美LED灯组装加工实力企业用服务赢尊重
- (2015-06-23)北京京点画室,成绩见证实力,同音请认准“京点画室”
- (2015-07-31)贝因美奶粉 通过实力赢得认证
- (2015-08-27)中国广播业综合实力榜发布 业内人探讨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