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三因素致1月制造业PMI回落 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2016-02-02 09:30: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评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专家认为,制造业运行基础尚不稳固,经济动能仍显不足,当前经济趋稳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

制造业前景不明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月制造业PMI小幅回落主要受到三方面原因影响:首先从历史数据看,受元旦及春节临近等影响,每年1月制造业生产活动大多有所减少,市场供需放缓;二是在当前化解过剩产能和去库存阶段,部分企业主动减产、降低库存;三是国内外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进出口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表示,1月指数回落有一定的短期季节性扰动因素影响。临近春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节奏受到一定影响。从过去10年数据来看,1月PMI指数有7年下降,平均降幅1个百分点。今年1月下降0.3个百分点,没有表现出加速回落态势。

1月制造业PMI五大分项指数中,同步指标“生产指数”环比下滑0.8个百分点,先行指标“新订单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环比分别下降0.7和0.8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三大指标下滑显示制造业运行基础尚不稳固,动能仍显不足;滞后指标“从业人员指数”环比略升0.4个百分点,更多折射的是上月制造业PMI反弹的情况;逆指标“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超出荣枯线表明制造业整体活跃度依然不高。此外,季节性因素、冰冻天气等也是1月制造业PMI表现相对较弱的客观原因。

从制造业PMI其他分项指数看,1月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由于外需环境明确改善和国内政策效应真正传导到外需仍需时日,短期内出口很可能出现阶段性波动。1月再现“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双降”组合,表明尽管产成品去库存在稳步推进,但制造业运行前景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小幅下降,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等都有不同幅度下降,表明企业开年的市场预期普遍比较谨慎。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表明出口困难仍然较大。

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认为,持续的货币宽松和稳增长并没有改变经济下行趋势。一方面,财政收支压力束缚财政扩张空间,仅靠货币宽松无法解决周期性问题。另一方面,结构性问题已经超越周期性问题成为主要矛盾,供给侧改革取得效果之前,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朱振鑫认为,1月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分别比上月下滑0.7和0.6个百分点,内外需持续萎缩,内需受制于收入增长放缓,产能过剩。

出口受制于全球经济低迷和竞争性贬值。产成品库存下降1.5至44.6,原材料库存跌0.8至46.8,市场预期不佳,企业继续主动去库存。就业指数回升0.4至47.8,就业持续下滑,但并没有明显加速出清的迹象,供给侧出清仍需时日。

经济持续下行,但宏观风险短期内缓解:一是进入数据真空期,二是进入两会憧憬期;三是美联储3月加息概率降至15%,最早加息日期推迟到12月;四是央行加强资本管制和干预,汇率企稳。从中期看,宏观经济风险不减:经济持续下行,汇率再度被动升值之后必将再度贬值;央行陷入汇率和利率、外部与内部目标的两难,此外,供给侧改革意味着释放风险。

张立群表示,考虑到前期稳增长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以及今年将部署的各项政策的预期效果,预计经济增长总体仍将呈现企稳态势。 记者 任晓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