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理性看待出国看病 国内医疗水平并不差
2016-01-29 10:50: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记者郭淼 梁卓慧)北京两会期间,北京政协委员呼吁将一些昂贵的癌症救命药纳入医保,引发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比起价格高昂,肺癌新药在国内上市“滞后”是更大的痛点,如果经济实力允许,他们更倾向于到美国就医,以获得新药治疗的机会,事实是这样么?
对症下药难不难
肺癌已经成为中国第一高发癌症,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最新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达26 .9%.
今年不到40岁的李明(化名),在2014年9月不幸被确诊肺癌晚期,由于EG FR基因突变是诱因,最好能接受靶向疗法。结果一出来,他就决定要出国看病,并火速在一个月后前往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或许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名医生吧,对中美的药物差距比较敏感,我在美国的同学也告诉我,那边有更好的靶向药。”他解释道。而接受治疗后的复查结果显示,肺部肿瘤缩小60%!骨盆部位的骨转移肿瘤消失、钙化。其日常的饮食、运动也逐渐恢复。
国内最大的出国看病咨询机构盛诺一家C E O蔡强告诉南都记者,美国的肺癌靶向和免疫药物目前共有11种,当中靶向药已经发展到二代、三代药物;中国则只有4种,“最新”的靶向药是美国2011年获批的,还停留在第一代,一旦耐药后,就面临无药可用。“药物跟不上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肺癌患者在我们的客户当中占比最高,有40%受益于国外的新药。”蔡强说。
为什么国内引进靶向药物比较缓慢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王思愚指出,关于肺癌的国际临床研究,最近10年才陆续有较多的中国患者被纳入,如果国外的某项药物研究成果主要针对欧美人群、没有中国患者参与,那怎么确定它对后者的治疗也同样有效呢?因此,美国的肺癌新药进入中国必须重新注册和做临床实验,通常延迟2年左右才得以上市。
然而,对于像李明这样的重病患者来说,等待意味着耽误病情。王思愚理解患者的迫切心情,事实上,部分患者会到周边地区和国家购买最新的靶向药。“我会告诉患者有新药,让他们自己找渠道购买,但不会特意推荐,并且明确这些药在国内没有获批上市,不保证疗效。”他对记者说。在他看来,随着中国医疗水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大量中国患者参与国际临床研究,以后引进国外药品的流程会缩短。
而蔡强则觉得,美国医院组成的多学科专家团队针对每位患者的基因突变制订的精准医疗方案是患者受益的关键。美国最新的特效药物全部是针对不同的基因靶点研发的,没有极其精确的基因检测,没有精通癌症机理的专家是不可能制订出最适合每位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尤其是用药方案的。专家、永远是专家才是癌症治疗取得效果的关键。“在我们的统计里,出国看病和远程咨询的肺癌患者当中,超过62%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美国专家建议使用最新的肺癌靶向和免疫疗法,并由此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机会。”
出国看病要权衡
决定出国就医前,需要评估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蔡强总结手中的案例,癌症的平均治疗费在15万美元(折合100万人民币),他建议,患者的可用资金最好准备200万人民币左右。
然而,即使“不差钱”,也不等于就适合出国看病。李明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记者,肺癌的基因检测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基因突变,只能接受普通的化疗方案,那么是否出国治疗,差异并不是很大。
蔡强也提醒,李明罹患的是肺癌里的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 5 %-90%,美国有很多药物可以治疗,但如果患的是小细胞肺癌,目前国内外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药物,出国治疗的价值不大,若是想要美国的治疗方案,通过远程会诊就行。另外,患者病情所处的阶段也是他的关注点:“如果处于肺癌早期,还能够通过手术治疗,我们会建议尽快在国内做手术,因为申请到国外就医需要大概4周的时间,如果因此拖延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反而得不偿失。”
王思愚也认为,患者应该理性看待出国看病,国内的治疗水平其实并不比国外差。他列出一组数据:目前早期肺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是60%-70%,这在中期肺癌是40%,而晚期肺癌的总体生存时间在一年半左右。
“很多患者会说,只要能治好,倾家荡产都愿意,但事实上,对于到哪儿治、找谁治,他们十分困惑。”在蔡强看来,作为出国看病咨询机构,在其中不是简单的中介角色,患者看上哪家医院去联系哪家就行,而是根据其病情,判断其有没有必要出国,如果有,在熟悉国外医院基础上,帮助推荐最适合的医院和专家。蔡强同时表示“不管最终患者是否选择出国看病,起码先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条路,而不是国内治不好就认了,错过了本来也许可以挽救生命的最后机会。”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09)学生贷持续升温 专家呼吁大学生贷款要理性
- (2015-07-03)面对股市应遵循市场规律 尊重敬畏市场理性投资
- (2015-09-21)平遥影展:西方摄影师用镜头呼唤理性消费
- (2015-11-10)国外幼儿园也有中国身影 低龄留学是否理性
- (2015-11-12)北京市公务员扩招 应理性看待公考“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