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评论:十指春风!
2016-01-28 10:35:01 来源:央广网
作者 马尚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职业季正在播出,这是广播纪录片,也是“广播里的大片”。今天要说的是《美丽绣娘》。
给我冲击力最大的,是美丽绣娘老了,这让人黯然神伤。伤感的不只是青丝白发,更是一个美丽文化符号的老去。
我小时候,家里有一个被罩,上有刺绣,绣的什么图画忘了,但那句诗我记得清清楚楚,叫“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那时候,谁家的被罩、枕套上没点刺绣呢?甚至是衣服,还有墙上的装饰品。和这事沾了边的,就有了品位。
没错,今天说的苏绣只是刺绣的一种,如果说刺绣,绝对关联着我们太多人的文化记忆。事实上,刺绣的前世今生,包括苏绣,的确和书画艺术比邻而居,承载了很强的艺术鉴赏和文化涵养功能。比如,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就推动了苏绣的发展。
秀华采访的这位姚建平大师,是苏绣的传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她拜师,三年,才好不容易拜上一位老师,都快“程门立雪”了;但现在,好嘛,她出钱招徒弟,也没徒弟来跟她学。这不是让人很感慨吗?苏绣做为四大名绣之一,怎么看怎么是大家闺秀,起码是小家碧玉,何以有家道中落的感觉?
想当年,苏绣如何繁盛?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以后,苏州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刺绣之技十分兴盛,工艺日臻成熟;到明代时,已成为苏州地区普遍的群众性副业,谁家没个绣娘都不好意思出门。
到了清代,《红楼梦》里,可就出现了慧娘,一位姑苏奇女子。凡出自她手下的绣品,稀罕得紧。以贾府之荣,也只有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得嘞,一个绣娘被追星到这个程度,也真要妒忌死个人儿了。
事实上,解放后,苏绣还是很繁盛的,1990年,单是江苏吴地就有十几万的绣娘,几乎“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但现在,何以面对苏绣大师姚建平的困惑呢?美丽绣娘老了,而且有青黄不接面临断层的危险呢?
原来,从1958年,苏州开始推广机绣,再后来,又部分采用电脑绣花,大大提高了日用绣品的生产能力,如此,谁还有耐心一针一线地编织岁月呢?
但是,我要问了,机器可以生产产品,它能生产艺术吗?它能生产诗意吗?它能生产神韵吗?它能生产气质吗?随着绣娘的老去,苏绣承载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气质,也丢了一地。
古代,有文人歌颂绣娘,“十指春风”,说她们以针作画,巧夺天工。的确,苏绣离开绣娘纤细的手指,还有春风拂面吗?如今,在机器轰鸣车水马龙的背景里,我要呼唤那“十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送我还。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12-01)[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神谝陕西
- (2015-12-02)[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四川“好巴适”
- (2015-12-04)[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徽州韵味
- (2015-12-14)[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风土人情捏出的瓦猫
- (2015-12-15)[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手暖良材木 心斫千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