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回顾·50年前“火箭军”:冒险不是为了拿奖

2016-01-27 08:45: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

\

当年市西中学“火箭小组”骨干成员合影(左一缪其浩,左二曹景行)

\

曹景行、缪其浩在上海图书馆产业馆 郭颖/摄

□同学的炸伤,着实吓了孩子们一跳。这件事,如果放在今天,“火箭小组”行动恐怕会被学校方面明令停止。但在1965年,这项试验却得到了校方的“默许”。

□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当下,教育似乎有板有眼地套上了一个“科创”和“素质教育”的外壳,但其核心,却仍然难以摆脱功利的影子。

□没有哪个伟大的创业者,是为了发财、为了融资而去创业的;也没有哪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为了获奖而去搞科研的。

-------------------------------------------------------------------

上海市西中学“火箭小组”50年前研制的“火箭”,即便放到今天,也显得毫不过时。这枚“火箭”是由三个大电容器“总装”起来的,号称“三节火箭”,长约40厘米,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以火药引线相连,第三节中间装了个降落伞,靠火药引线打开。

1965年10月1日,这枚火箭由几个高中生研制成功,在市西中学的大操场上呼啸着奔向蓝天,最终降落伞带着火箭的一部分掉进了隔壁单位的院子里,引来附近消防队的关注。

研制这枚火箭的主创人员,如今已经是一群白发老者,“芳龄”69岁,却仍保有老年人少有的活力——出入图书馆和书店,经常赴海外脱稿全英文讲课。这些人中,缪其浩是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曹景行是凤凰卫视的知名媒体人;谢晓天、孙一忠出国读博从事化工专业;郑学恒任职剑桥等英国著名大学。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群学生当年就读的市西中学高一4班,是最不被老师所看好的“差班”,学习成绩一般,却创新劲道十足。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群在课外总是有“吹不完的牛”的孩子们,是市西那一届高中生中最有出息的一拨人。而这所古老名校半个多世纪前的教学经验,放到今天,仍能为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启迪。

最烂班级里诞生“吹牛小组”

1963年,上海三大名校之一的市西中学,迎来一批“外来户”。这些孩子大多出自上海的普通初中,英语语言能力较差,其他各科成绩也算不上顶尖,而且“家庭成分”也不算太好,多是知识分子子女。

这群特殊的学生,是名校市西中学在“家庭成分”政策稍有放松的政策背景下,招进的一批孩子。他们被统一编排在高一最后一个班级——4班。

52年后,缪其浩自豪地对记者说,“但你看现在,我们4班是用世俗标准来看,最有成就的一个班级。”他对自己的同班同学如数家珍——有人在澳大利亚一所大学担任正职校长,有人在北爱尔兰一所大学当教授,有人在美国的IT公司当高管……

这些人在高中时,最爱“吹牛”。“吹牛”的领域集中在火箭、飞机、宇宙空间领域。那时是苏联鼎盛时期,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首颗人造卫星“旅伴”,1961年苏联又把世界上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

为了能在课间吹一些像样的牛,缪其浩订阅了装帧精美的《苏联画报》。每一期上飞机、火箭、导弹的照片,都被他剪下贴到剪报本上。每天上学,他都会带着自己的剪报本给同学们“边吹边看”。

缪其浩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剪报本。“所有一切,都是出于兴趣、喜欢,从来不找老师汇报,从来没想过参加什么比赛或者考什么大学。”一张1965年的收据显示,缪其浩当时购买一本《1935年世界航空机年鉴》的价格是4元,订购影印版日本《航空情报》一年的价格是25.5元,而他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劳动一个月的工资却只有18元。

光凭看书吹牛还不够,“吹牛小组”决心干一番事业给同学们瞧瞧——造一个能够飞行的火箭模型。缪其浩擅长航天,曹景行擅长化学,郑学恒擅长电容器,再加上另外几个有“特长”的小伙伴,“火箭小组”就此成立。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