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北京市委助力艺术青年逐梦 让北漂路不再那么艰难
2016-01-27 08:10: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过去的一个月,张庆慧忙活了一件大事。她参加了青春志·第二届北京青年美术家艺术嘉年华艺术展览,几件作品在展览上收获了不少好评。
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参加青春志的展览了。因为这个平台,更多的人开始喜欢这个画油画的艺术女青年。
青春志,这个用美术创作的形式展现北漂青年艺术家在北京奋斗的青春、梦想与未来的平台是团北京市委青少年艺术服务中心专门为在京漂泊的艺术青年打造的,目的就是给那些在困顿中的艺术青年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他们都曾面临困境
刚来北京时,张庆慧可没想过会有一个组织来义务为他们办展览。
几年前,张庆慧和丈夫秦泗伟从山东老家辞职来到北京追求梦想,但现实的骨感让她感受到了实现梦想的艰难。
那时,因为初来乍到,他们的事业发展的并不是特别顺利。
“那时能够参加的展览不多,也经常会碰钉子。”秦泗伟说,他常常不知道该如何跟那些商业机构打交道,“推销”自己的作品。
为了得到市场的认可,两个人只能蜗居在北京的宋庄潜心创作。
80后的胡桂东曾经的境遇则更加尴尬。2008年从中央美院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北京漂泊,他希望用自己手里的画笔为自己描摹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是很艰难。”胡桂东说。
曾经他遇到过太多的拒绝。最初,他常常会给机构投稿,可是每次都不中。他找到画廊,奉上自己的作品,也常常只是换来一句“你就放这儿吧”的敷衍之语,对方甚至连沟通的机会都没有给他。
他也努力过想要参加一些专门针对初创的年轻人的艺术展览,但也失败了,“这样的展览太少,而且门槛很高,都是那些小有名气的人才能参与,我挤不进去。”
“之前没想到这条路这么难走,现实比我想象的要残酷。”他说。
因为作品卖不出去,胡桂东的生活也变得难以为继,有时候只能靠东拼西凑来维持,最困难的时候,他5000块钱过了大半年,“包括租房,买材料,吃饭。”
艰难,在北漂的艺术青年中可能是除了梦想最平常的一个字眼了。
“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流浪歌手汤华斌说,在他看来这是很平常的生活状态。
汤华斌,来自云南临沧,已经在北京漂泊了七年,在圈里,大家都叫他“阿龙”。从大山的贫困农家走出来的他立志要在音乐界闯出一片天地,可是这条路太难了。
7年前,刚来北京的汤华斌身上只有100块钱,连房子都租不起,只能住桥洞底下。“我也住过好几年地下室。”即使到现在,他发行了自己的唱片,经济状况也没有好多少。
不过,在他看来,经济并不是他面临的最大的困境,而是没有展示的机会,“我希望能够多一些平台,让我唱歌。”
在北京,张庆慧总觉得北漂的艺术青年这个群体有点边缘化。她不知道该去哪儿交社保,她不知道生病之后该去哪儿报销。在宋庄,她已经见过太多贫寒的艺术家因病去世,在他们生病需要钱的时候,往往只能是圈里的人为其捐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11-11)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
- (2015-11-11)吕锡文被查 北京市委表态坚决拥护中央决定
- (2015-11-11)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被调查
- (2015-11-05)双十一助力电商旺季行情 五领域个股望狂欢
- (2015-11-05)“西城大妈”助力警方全力阻击电信网络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