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记者调查]各地两会的民生议题

2016-01-26 23:35:00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月26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最近,地方两会正在密集召开中。无论是政协委员提案还是人大代表议案建议,都会聚焦到百姓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交通出行、雾霾治理、医疗教育、二孩政策……在地方两会上,哪些议题成为关注焦点?各地政府在新的一年里要办哪些大事?各地未来又有哪些新规划?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聚焦:医疗资源不均

小医院没人去,大医院看不完,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在人口大省河南尤其突出。正在召开的河南省“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对医疗问题加以关注。2015年夏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家属到处打地铺的新闻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拥有7000多张固定床位的郑大一附院被称为“全球最大医院”,2014年住院人数达31万人次,背后也伴随着至少等量的家属选择随床或是在医院走廊甚至露天住宿。

河南省人大代表杨奎对此事至今难以忘怀。杨奎是信阳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医生,带着河南医疗方面的相关问题,杨奎向正在举行的河南省“两会”上准备议案。作为一个“圈内人”,杨奎一针见血、“辣”味十足:“我们河南尤其是建设大型综合性民营医院的力度不够,民营医院的建设水准、服务水准相对比较低。”

杨奎将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比作卫生行政部门的“两个孩子”,长期对公立医院的偏爱导致了当前医疗的畸形发展,平衡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题就要大力扶持民营医院和地方医院:“要靠民营医院的发展、靠市场的力量逐步带动人才的流动。”

同样关注河南医疗的还有河南省政协委员沈钊昌。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健康中原”的概念,沈钊昌对此十分关注,他认为,县级医疗机构在设施上已经相当完备,医疗资源平衡的重点是人才的平衡:“县级地市医疗医院的设备、人员、环境等等资源有限,像省级这些大医院要联合地市的医院,如何把它挂钩,形成一体化的服务体制。”

重病无钱医治、急病筹不到钱的状况时有发生,沈钊昌带来了一份“关于设立医疗卫生救助基金”的提案,提议通过民间众筹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缓解重病难题:“通过民间众筹,来自于民用之于民。”

热议:二孩政策

各地两会都有一个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二孩政策。今年元旦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内蒙古地区全面二孩政策将于3月起实施,当地两会上传出的消息,大家普遍认为决定“二孩”的不仅仅是一对夫妻本身,而是一个大的社会环境。

从事多年基层工作的人大代表陈桂英说,从2014年实行的“单独二孩”政策来看,很大一部分适龄夫妻对于“全面二孩”政策还一直处在观望阶段。要想让更多的夫妻迈出这一步,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还要有相对应的措施:“我想放开二孩肯定是对子女养老问题各方面减轻了负担,有利又有弊。放开了二孩的政策,我们国家就要在教育方面、就业方面还得加大力度。”

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金满义说,针对可能出现的高龄产妇和生育高峰,目前首府地区已经加大了儿童医疗机构设置,完全可以满足广大患者寻医问药的需求:“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是两千平米二十张床,新建成的妇幼保健院是58000平米,500张床,预计到今年的七月份投入运营。”

第二个孩子的到来,不但会改变家庭内部的人员结构,还要求每位家庭成员适应这一新变化,从习以为常的独生子女育儿观念里走出来,培养建立起合理的两孩家庭教育理念。

市人大代表、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表示:“两孩我觉得带来的更大的是教育问题。两孩的话很可能一个去上大学,一个去做工人或服务人员。教育要更重视全人的教育,更重视受挫折教育。”

未来几年,“全面两孩”政策每年会为本市增加两到三万名新生儿,可以预见,三到四年以后,本市的学前教育资源将会遭遇更大的考验,市人大代表刘朝霞建议,大力发展建设服务完善、收费合理的普惠型民办幼儿园:“希望咱们的政府能够摸清底,各个区有多少的三类园、民办园,规范他们,该注册的注册,纳入管理视野里。真正形成公办为主体,民办为补充,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局面。”

问诊: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问题好像都出现在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等,但是现在交通拥堵这个城市病快速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在今年地方两会内外,热度比较高的话题之一还有就是交通拥堵,包括停车难、城市道路拥堵等难题。

目前吉林通化的私家车拥有量也在加大,虽然通化不算大城市,也不算是省会城市,但是因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比较缓慢,不能够满足交通流量比较大时候的需求,经常发生拥堵。

当地人大代表刘伟表示,现在城市交通已经是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桎梏:“通化市每天新增车辆在40辆左右,按照每月工作日20天来计算,每年新增车辆就能达到6000台左右。我们这两年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效果不大。”

2015年,刘伟到交警支队、公交公司等单位调研,走访出租车司机和私家车司机,得到了大量资料。他建议,一个是要拉大城市骨架,把城市在现有的基础建设上拉大,消化分散车流。第二是适当建一些新的停车建筑,比如扩建地下停车场。再一个,通过建一些立交,尽量形成车辆交叉,最大限度的避免交通拥挤。

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是自治区的首府,但也不算是一个特大型的城市,现在交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周耀亭认为,拥堵与停车难是相伴而生的:“进入汽车社会,交通拥堵重要的原因是停车场解决的不好。现在好多人有了汽车没有停放的地方,所以就随意停放,大量占用了公共交通道路,人为的加剧了拥堵。所以,首府要加快停车场建设,要加强车辆停放的管理。”

说起交通拥堵的原因,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广军也是深有感触:“一个是设备设施确实有些问题,我们的交通设施,道路、红绿灯这些;再一个就是管理问题,不单单指的是交通警怎么管理,而是制度设置和管理。”

自治区政协委员周耀亭认为,综合形成的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首先也是最根本的,需要建设立体交通。第二,交通管理方面比较粗放,应该更加科学、细致、用心。第三,现在的驾驶培训教会了怎么开,但是没有培训怎么文明开。

关注:环境保护与治理

另一个热门题就是环境保护问题,各地在探讨解决之道的时候都会关注到了产业转型、能源转型等方面。

江苏省内最大的水泥企业——金峰水泥集团,按照国家要求,去年花费了13亿元对周边居民进行了搬迁并对企业技术进行改进。金峰集团董事长徐贵生表示,以往是思维比较僵化,现在仔细测算才发现,这笔投资投得值:“发改委鼓励用余热发电,国家也给奖励,一奖都是2000多万。我们投了5个多亿,基本是2年就能收回成本,这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钱啊。”

而与金峰水泥一条马路之隔的另一家水泥企业,由于排放不达标,从15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处于停产阶段。此次提请人大审查的《江苏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江苏各种环保治理手段会更严厉。

江苏省人大代表、镇江市环保局副局长李鼎如表示,这凸显了政府的决心:“环保的执法的力度加大和经济发展我认为是并不矛盾。任何一个规范的企业都是环保优先的,相反的环保做不好的,它本身就不是在健康的体制下运行。”

江苏省政协委员、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张灏瀚表示,西方国家工业社会的实践就提醒我们,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目前,江苏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片面追求经济速度,不符合百姓期待:“现在存在一种认识的误区,将环境的治理和经济速度放在对立的关系。恰恰他们不了解我们经济发展的规律,中国已经从原来工业初期的启动、到中期快速发展,现在进入工业化的后期。我们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百姓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是产业和能源结构。从长远看,我们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就没有速度,就会带来中国经济的下滑。”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