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万亿美元俱乐部”大省转型有何高招?

2016-01-26 08:40:06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月26日消息(编辑崔砚冬)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各地两会正在陆续召开,江苏省代省长石泰峰在会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2015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万亿大关,达到约7.0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根据此前数据,“老大哥”广东省去年的生产总值更是达到7.28亿元,领跑全国。而山东省则以6.3万亿元,跻身“6万亿俱乐部”,排在江苏之后,位居第三。按现行汇率计算,广东和江苏的GDP在2015年双双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的2014年全球各国GDP数据显示,全球超过万亿美元的国家共有15个,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单就GDP总量而言,广东一省的GDP就直追排第15位的墨西哥,排在荷兰、瑞士等发达国家之前,“富可敌国”。

在人民币遭受贬值压力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广东、江苏为何能交出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万亿美元俱乐部”又有何转型的高招?

重点抓住服务业 提升GDP含金量

立志打造百年老村的江苏华西村,在方圆不过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万人的正常生活要保障,持续发展的需求促使华西人尝试走出去。在海外,华西村在马来西亚、日本、莫桑比克等国家设立了企业,投资涉及渔业运输、融资租赁等领域。2015年,华西村全年完成的可用资金比去年增10.17%,税金增长12.21%。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道出了转型的秘诀:

吴协恩:转型上我们主要是两手抓,一手主要是抓传统产业的技改提升,光2013年到2015年,这三年当中我们的技改项目投资就达到了8.87亿。另一项呢,就是服务业的转型升级,2004年的时候不到10%,到十二五实际上要接近65%,十三五规划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三七开,传统产业不丢,技术要提高,它是一个基础,但是新的增长点,今后主要是来自服务业。

以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在两个“万亿美元”大省——广东和江苏2015年成绩单中格外亮眼。广东第三产业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0.8%;江苏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8%,第一次由原来的“二三一”结构转变为“三二一”结构。

与华西村掌门人吴协恩的切身感受相似,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我国GDP该如何实现稳步增长,给出的答案也是“服务业”,并把第三产业的贡献作为未来衡量GDP含金量的重要标准。

迟福林:经济增长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交汇点,现在的问题在于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核心取决于服务业,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这个力度大加大了,工业转型升级才有可能,如果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解决好,可以扩大内需,实现稳定的有质量的可持续的增长。

“创新”成地方经济发展关键词

中国经济正处于动力转换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渐从过去的靠低廉的资源环境和劳动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地方经济同样如此。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1月中旬的省委全会上透露,广东去年新型研发机构达124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399家,预计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16家,总数达1110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3万亿元。而江苏省的两会上,省委书记罗志军同样把2015年江苏的成绩归结为创新,这也将成为“十三五”江苏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在位于江苏昆山的好孩子集团,副总裁贺新军在向记者展示一款在国际市场卖得非常火的口袋车。这款折叠后跟一个公务手提包大小接近的口袋车,重量仅只有3.5公斤。

这家全球最大的儿童耐用品供应商目前在全球设立了九大研发中心,每年推出500多款新产品,目前创造了7000多项专利。在销售普遍不济的背景下,好孩子依靠创新来创造市场的需求,实现了逆势增长。

贺新军:一头把营销做好,就是市场,一头就是研发,研发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你用什么去吸引消费者,这是最关键的,其实我们公司就是靠产品,靠创新的产品。是我在选客户,不是客户在选我,为什么我有这个话语权,产品是我的,研发是我的,专利是我的。

通过创新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在江苏省政府报告中被着重体现。2016年,江苏将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优化产业机构,持续扩大有效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十三五我们又提了新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我们叫一基地一中心的目标,就是我们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个既符合江苏的省情,又符合我们创新驱动的要求,特别是符合转型升级对我们的迫切倒逼机制。”

筑底全国经济 各地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

从目前来看,全国各地仍然面临进出口形势严峻、实体经济经营困难、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多方面的压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要真正实现全国经济的企稳筑底,必须要发挥各地优势,将转方式调结构进行到底。

匡贤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关键还是要紧紧扣住中央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这六个字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