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低油价时代油企:员工工资减半 食堂开始收费了

2016-01-25 16:50: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

从哈萨克斯坦的项目部,到甘肃的公司机关,再到东部的家乡,孙亮(化名)的2015年可没少折腾。

孙亮是国内某油企下属钻井公司的财务人员,国际油价的起伏波动,对他们公司的业绩起着决定性影响。“去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哈萨克斯坦那边就没活儿干了。到了六七月份,油价短暂地反弹到60美元,我们那里又开工十几口井。2015年,就只有这十几口井的工作量。”孙亮说。

为了减员增效,哈萨克斯坦项目上的外籍员工每天只上半天班。至于中方员工,除了必要的人员外,其他人都回国休假,“甚至项目部的食堂都开始收费了”。

2015年3月底,孙亮回到甘肃的公司机关上班。突出的感受是,口袋里的工资开始缩水,只能拿到以往基本工资的一半——4000多元,其他的绩效和奖金都没有了。

在甘肃的几个月,恰好正是油价跌得厉害的时候。每周开会,公司的财务经理都会把节约成本的事讲一遍。孙亮印象最深的是,当时除了一些正式的文件,都要求采用双面打印。“领导外出,也是几个人尽量挤挤,车少开一辆是一辆。”

由于公司机关工作量不多,孙亮索性在9月回到东部的家乡。他说,许多同事都已在家休假,“但他们一般不会轻易离职,有的干起第三产业,找找活儿干。”

谈及对未来的打算,孙亮准备在家乡找个稳定些的工作。“前几年油价高的时候,公司前线的员工一年能挣20来万元。”而现在的薪酬待遇,让孙亮失去了在外“漂”的动力。

与孙亮类似,在某油企上海销售公司工作的陈竹(化名)也对工资下降有切身体会,但她并没有闲下来。

2015年,发改委总共下调了12次成品油价格。油价下跌犹如击鼓传花,最终影响到了陈竹的荷包。“销售收入少了,利润总额下降,员工工资肯定是下降了。”

此前,该公司人事部下发的一份通知称,各单位统一按照2014年工资总额实发数的85%核定。不过,陈竹表示,实发工资85%的是管理人员。“因为销售企业的一线员工基本都在加油站工作,他们的工资都在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线上,根本无法按照这个通知调整。”

据陈竹介绍,除了压缩人力成本,公司还采取了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措施。

“以前公司的考核强调销量,量冲上去就可以,现在是以利润考核占大头。”陈竹说,“从业务上来看,加油站的租金、水电等硬性成本没法降,但是可以想方设法降低促销费用等可控成本。”

效益下降,市场竞争仍在。她认为,不同于上游企业的订单制,下游销售企业的市场一直存在。“你如果不把市场把持住,稍不留神就会被对方抢走。”

程宇(化名)所在的某油企工程设计公司,是产业链上游中仅次于勘探的第二个环节。油价下跌,让程宇2015年的工作节奏逐渐慢了下来。

或许因为年长几岁,或许因为搞技术,程宇谈起低油价来倒是心平气和。

“自我感受吧,去年上半年还比较忙,下半年就稍微空闲一些。”程宇说,“到了去年11月、12月,即使有新项目,也都是小活儿。”

项目多少直接反映在了程宇的工资单上。虽然基本工资没有变化,但是绩效和奖金却明显下降。程宇感觉,去年的薪酬比前年少了大概20%。

程宇称,油价高的时候,平均每天加班两三个小时很正常。赶项目的时候,他们甚至一两个月天天加班,周末也只休半天。“这么多年,油价一直往上蹿,年轻人接触的都是大项目,在技术方面提高不少”。

“到了去年中旬,大家突然感觉不用加班了,周末也能双休。”这个改变,在程宇看来也不是什么坏事。“以前工作太忙,现在可以有时间多陪陪家里人。”

工作节奏的减缓,给了程宇一个缓冲期,他把学习计划摆到案头。“还是要多看看行业内的技术规范,争取油价回升,企业机遇好转、项目多的时候,自己的技术水平也能有一个质的飞跃,别因为这段时间不忙给耽误了。”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