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行、得大于失:增速降低是为了培育新动能
2016-01-21 09:25:19 来源:光明网
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的人得出相对乐观的结论,有的人得出相对悲观的结论。如何看待GDP年增速“破七”,特别是如何看待GDP增速创25年来新低?笔者认为,关键是看GDP增速变化是否在顺势而行。若大势向下,则GDP增速顺势下行是好事,逆势而上则未必是好事。
目前的国际大势是全球经济都在调整中。除了美国、印度等国经济稍好之外,多数经济体经济表现差强人意,俄罗斯、巴西等国经济处于负增长中,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低迷,大宗商品价格连续大幅下降,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已跌破400点。这说明国际经济尚未完全走出危机,虽然部分国家通过需求管理政策获得了暂时的增长,但因供给侧发力不够,一遇风吹草动经济就下行。在此国际大势下,中国经济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国内的大势则是:中国经济在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到了该调整和出清的时候了。经济是有规律的,既存在周期性波动,也存在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当前遇到的经济下行,既有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也有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原因,但主要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原因。经济发展阶段转换过程中需要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问题。经济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已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了;经济结构已不能适应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了;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资源环境约束的条件了;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已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了;人口的区域分布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了等等。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就不能用解决周期性问题的刺激政策去应对,而只能让经济顺势而行,让市场出清,再努力除旧布新,使经济步入新常态。
6.9%就是以上国内外经济大势的反应。
在此国内外经济大势下,若我们非要逆势而上追求GDP高速度,不是不可以做到,但代价太大,不值得为之。从以往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在大势下行的情况下逆势而上,只能通过扩大发债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增加货币发行、放松信贷、释放流动性等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而这样做必然会带来高房价等资产价格泡沫、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风险加大、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上升、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这些问题目前已很严重,已成为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若再火上浇油,必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在此国内外大势下,若我们让GDP增速顺势而行,虽然短期数字难看一点,同时会带来一些阵痛,但从长远看,则一定是得大于失:首先,经济顺势下行会促进市场出清,让该淘汰的产业和僵尸企业淘汰,减少资源浪费,修正价格信号,优化资源配置,消除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其次,经济顺势下行会倒逼经济结构优化,就像过去几年已发生的情况一样,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进一步上升,三产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城镇化率进一步上升等;再次,经济顺势下行会加速经济新动能的形成,因为经济下行使得传统的动力——“三驾马车”作用日渐式微,迫使各方通过供给侧改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只要新的动力形成,就可以阻止经济的进一步下行,并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总之,我们不能只看到经济增速下降到6.9%的不利方面,而要看到其必然性,看到其积极意义。只要我们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市场规律,让经济顺势而行,就一定能走过冬天,迎来春天。(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李佐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12-05)金融等三领域再获“政策红利” 市场提振持续加注新动能
- (2015-12-15)互联网: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新动能
- (2016-01-09)“新旧动能转换”释放啥信号?
- (2016-01-21)顺势而行、得大于失:增速降低是为了培育新动能
- (2015-07-01)李克强妙论中欧合作:坐而言不如起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