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撤稿论文死而不僵 谁来肃清学术遗毒?

2016-01-19 10:04:36 来源:中国科学报

评论

记者 李瑜

近日,科学网上一篇名为《怪哉:撤稿论文依然频频被引》的博文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

据博文作者诸平介绍,去年12月28日,学者伊凡·奥兰斯基在撤稿观察网站列举了10篇被撤论文。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论文的学术生命力极其顽强,不仅在撤稿之前已获得数百次引用,甚至在撤稿后依然获得了上百次的引用。

是什么让这些撤稿论文“死而复生”?现有文献数据库中隐藏着哪些疏漏?科研工作者又该如何避开这些潜在的学术风险?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蒙在鼓里的人

此次出现在撤稿观察网站中的文章,不乏一些熟悉的面孔。比如,此前为学界所诟病的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在《柳叶刀》上发表的《最早表明自闭症和儿童疫苗之间存在联系》一文。

“根据信息传播的传染病原理,错误信息会成倍增加,这些错误的、无用的文献信息,一旦被利用、引用,会造成更大的传播和坏影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指出。

其实,撤稿论文“死而不僵”的事例并非鲜见。

据科学网此前报道,2009年,美国麻省Baystate医学中心前主任Scott Reuben,因伪造数据被判入狱6个月。然而,他的多篇文章在被撤稿五年后,仍有将近一半继续被引用,2009年至2014年间,其20篇文章被引用274次。

在业内人士看来,撤稿论文被引也很正常。“谁都不会故意去引用被撤的论文,很多情况下是大家并不知道稿子被撤了。”《中国科学》杂志社总编辑任胜利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很多人可能并不是从原发刊的数据库中检索文章,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甚至可能是很早之前就下载好了。

那么,引用撤稿文章会给引用者带来哪些影响呢?

“如果引用的不是数据,而是被撤稿论文的观点和研究背景等内容,对于文章不会有很关键的影响。”任胜利表示。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引文作者能高枕无忧。“如果引用的是一篇撤稿论文,对于引用者的学术声誉是有影响的,即便是自己的文章写得不错,但也会因此而降格。”一位不便具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如是说。

不可控的传播

根据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所提倡的撤稿原则,撤稿消息应放在原发刊电子版和印刷版中的明显位置,而所有跟撤销论文相关的在线版本,不管是摘要、全文或是PDF文本,都应标注“已撤销”(retracted)字样和撤稿原因。

如此看来,撤稿论文本应无可遁形。然而,事情似乎并没有这样简单。

“出版商真正将其落到实处确实很难,这需要成本。”任胜利指出,原发刊出版商在自己的数据库中进行标注很简单,但要让他们和其他二次数据库逐一取得联系很难。

“出版商不可能全世界去通知文章已撤掉,只能保证自己先把文章撤下来并标注清楚,其他人如何做,出版商控制不了。”上述不便具名的人士指出,尤其是在很多刊物已经开放获取的情况下,读者会在不同数据库和网站平台上看到所需文章,甚至搜索结果会直接链接到论文的PDF文档,如此一来,读者就跳过看到撤稿信息的机会。“而这些非商业途径的传播又并不违规。”

汤森路透科技与知识产权事业部中国区首席科学家岳卫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二次数据库在撤稿信息的更正时间上肯定会滞后于原发刊数据库。“但一旦接到出版商通知,我们就会立即标引进去,撤稿这种重要信息谁也不敢疏漏。”

瞻前顾后做学问

接二连三的撤稿论文被引,也引起了学者们对于学术规范和情报素养问题的再度关注。

“撤稿文章被引说明这些作者引用的肯定不是原始文献。一般来说,科学共同体中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的。”岳卫平指出,人们在引用了一篇文章后,往往还会去看这篇文章中涉及的其他参考文献,然而,很多人并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它们,而是在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后直接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任胜利指出,如果作者引用的是原发刊数据库中的文献,就很容易知道引用文章的具体情况。“堵住这个环节并不难,只要作者加以注意,更加规范地进行文献的引用,此类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除了追根溯源,还应该及时跟踪学术前沿。“这是一个情报素养的问题,涉及到人们对各种文献、信息的敏感性和判断的及时性。”岳卫平指出,一个优秀的学者不能仅仅是低头搞研究,还要了解所在学科领域中发生着什么。

“文献跟踪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一个学者不可能总是有机会去参加学术研讨,大家也没那么多精力。”岳卫平强调,凡是涉及到撤稿的一般都是有重大错误的论文,所以无论在哪一个方向进行严谨把关,都不会出现撤稿论文频频被引的尴尬局面。

此外,一些硬性规定也可能成为屏障。任胜利介绍,有些医学期刊就规定作者只能从某一数据库中引用文章。“这个数据库里收录的期刊文章非常全,如果真的找不到的话,说明被引文章的可信度可能很低。”

\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