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创新发展加工贸易 向贸易强国迈进

2016-01-18 17:15:47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导读】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加工贸易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央广财经评论》本时段关注:创新发展加工贸易,向贸易强国迈进。

央广网北京1月1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来自中国政府网今天中午的消息,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立足中国国情,创新发展加工贸易。同时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意见》是在当前加工贸易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指导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到2020年,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果,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一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由低端向高端发展。二是产业链延长,向生产制造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转变。三是经营主体实力增强,由加工组装企业向技术、品牌、营销型企业转变。四是区域布局优化,逐步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境内外合理布局。五是增长动力转换,由要素驱动为主向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相结合转变。

关于此话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做出了解读与评论。

经济之声: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深度调整,加工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放慢,产业和订单转出加快,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在这样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下,创新发展加工贸易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里?

张建平:确实,现在中国在发展加工贸易这方面面临着,比如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来的优势有所削弱的问题,但是要看到现在在中国整个对外贸易当中,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仍各占半壁江山。实际上加工贸易的创新发展对于新常态之下中国参与全球的价值链分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过程当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加工贸易在中国的贸易体系中占很大的比重,创新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就业仍然会起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加工贸易的发展会拉动中国相关制造业配套的服务业等发展,对于整个的经济转型升级仍然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经济之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逐渐成为建材、化工、有色、轻工、纺织、食品等加工贸易的大国,但大而不强的局面长期存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加工贸易应该和过去有哪些不同?

张建平:总体而言,过去的加工贸易应该是一个“大进大出”的格局,今后我们要向着“优进优出”的方向去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未来我们的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要比过去有明显的提升,加工贸易的产业链要不断延伸。将来不仅要搞生产加工制造,而且要向服务贸易的融合发展方向迈进。另外,我们的加工组装企业将来也不仅仅单纯搞加工,未来还得朝着有技术、有品牌、有营销这样的企业方向发展。此外,过去中国加工贸易更多的是集中在沿海地区,将来我们要更多向中西部沿江和沿边地区转移。

经济之声:意见提出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目标是延长产业链,提升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产业融合升级,特别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的贴牌生产向委托设计、自有品牌方式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应该首先从哪里发力?有没有哪些行业在这方面已经有所突破,有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张建平:首先,现在加工贸易的创新升级一定要加快改革现有的贸易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加工贸易的创新建立更有利于的环境。比如自贸实验区,现在的在四个自贸区贸易的发展以及增长水平、投资集聚程度都要比非自贸区的区域明显好很多,自贸实验区会成为我们加工贸易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其次,加工贸易的行政审批的改革方面需要加速,现在广东有试点,将来这样的一个管理模式应该向全国普及和推广。第三,对加工贸易的管理今后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降低企业的准入成本,让企业的效率能够提升。第四,在相关的政策配套方面,比如对于推进创新加工贸易方面,有条件的地方能够设立一些专项资金来支持这样一个行动。至于行业,其实中国的IT行业、家电行业、纺织行业、汽车行业在加工贸易的基础上实现我们自有品牌的突破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宝贵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一定要有创新的意识,通过干中学培养一大批人才,创立一批国的品牌,最后把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有机地融合起来。

经济之声: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同时支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如何更好的利用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契机,做好这些工作?

张建平: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为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我们自身在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方面下大力气。自主创新方面,我们要有创新的资本来源、创新的人,要有创新的政策环境、创新的体制机制,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新一轮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过程中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另外一点非常重要的在于,中国过去更多的是重视制造,但是在售后的维修、维护以及技术服务和相关的金融服务等方面有很多欠缺,所以今后就是我们要加强服务环节,改善服务质量,把制造和服务结合起来,中国制造的优势将会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就会进一步提升。

经济之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利用对外合作和区域发展的机会,实现我们的加工贸易的创新发展?

张建平:在这方面,非常好的一个历史性机遇就是我们有“一带一路”这样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方面中国国内将来有很多省份都要有自贸区,还有很多国家包括“一带一路”的国家,也包括全球自贸区的网络,都会给我们构成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除了中国自身吸引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搞加工制造以外,中国的品牌企业还要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去建立比如境外的工业园区、经济特区、保税区等,甚至包括自由港和自贸区,在国外我们以中国的品牌和技术为核心,让其他国家跟我们配套做加工贸易。未来这种两套路子同时推进对于中国未来构建开放性的经济体系会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