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访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构建良好教育环境 打造开放多元体系

2016-01-18 13:55:28 来源:新华网

评论

\

北京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

新华网北京1月17日电(记者 商亮 王琦)“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不同的气候、土壤、环境、种子,可以孕育出不同的结果。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就是创造一种优良的学习环境。”陆云泉,一位曾躬耕于教育教学一线多年的教委主任,对海淀区的教育教学特色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和理解。“学校要开发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潜能,让每个孩子获得成长和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提供丰富的教育供给。我们的学校要保持海淀教育的特色。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我们可以有多样化、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我们允许学校有差异,但是办学品质不要有差距。”陆云泉主任强调。

“新增名校承办普通校”、“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加对口直升校”……2016年伊始,从北京市海淀区,一个个利好消息不断传来。对很多家长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停止“寻寻觅觅”的脚步,“家门口就有了好学校”。陆云泉介绍,这些举措对整个海淀区的教育改革布局而言,只是全区教育发展规划中的“一小步”。未来,海淀会通过一系列举措,去打造公平、均衡、优质的教育生态。

家长圈里有句话流传得挺广——全国教育看北京,这和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自然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身为北京教育引领者的各区县教委的布局和思考,尽管北京名校星罗棋布、教育人才聚集,但如果教育的规划人头脑僵硬,眼界狭小,依然难于将这些资源全数“盘活”。

教育可谓是民生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教育环境、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始终都牵动着社会的普遍关切。对普通家长而言,教育公平就在自己的身边。同一个单位的同事,同龄的一批孩子,甚至就住在隔壁小区,邻居家的孩子就读了“重点学校”,自己的孩子只能上“一般校”甚至是“薄弱校”,对比产生的落差和不公平感不言自明。弥合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落差,步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将作何选择?

海淀学区调整暗含大文章 让教育成为开放的体系

中小学生在校生总数达25万多人,占全北京市中小学生总人数的五分之一;专任教师2.3万多名,占全北京总数的15%,拥有30多所高校、百余家科研院所……在海淀区的教育“清单”上,这几个数据夺人眼球。海淀区区域大、学生数量多、南北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的现状,随时都在提醒着教育决策者:压力依然很大,改革任重道远,要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好学”绝非易事。对陆云泉而言,海淀区学区调整的“大动作”只是“第一步”。

“学区”这个概念对于北京海淀区的家长来说并不陌生,2015年底,海淀区正式公布新学区的划片,将原来的12个学区调整为17个。此次调整背后又有怎样的深意?“早在上世纪90年代,海淀区就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但当时没有把区域的资源进行整合。”提起“学区”调整的目的,陆云泉表示,“我们把社会的资源,社区的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当中来,学校教育形成了开放的体系,我们的学校可使用的资源会越来越丰富。”

“教育不均衡是历史遗留问题,学区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马上就让海淀区所有的学区都均衡,这确实做不到。”谈到现状,陆云泉看得很清楚,“学区制建设是分阶段、分步骤来完成的。在学区建设的平台上,我们把名校、大校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统筹起来使用,首先让每个学区内,学校之间先进行均衡,这是第一步。”

不靠削峰填谷“名校输出”+“内涵发展”促新品牌校成长

“名校”令家长趋之若鹜,但什么才是真正的“名校”?在陆云泉看来,选择一所学校的关键不在于它名气有多大,而是要看学校的内涵和办学品质,而海淀区未来的目标就是要“把老百姓还认可,发展得还不错,但是还没有成为名校的学校变成新的品牌学校。”

新的学区已经建立,新的中小学布局已经铺就,2015年全年,海淀区共合并、承办了20余所学校,新增1万余个优质学位。当家门口的学校挂牌成为名校分校,老百姓“上名校”的愿望难道真的就能在一夜之间得以实现了?

答案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陆云泉表示,“名校资源的输出要有限额,教育不能通过削峰填谷提升薄弱校。”

陆云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一所学校挂上了“名校”的牌子,从管理团队、办学理念、骨干教师、课程体系建设,所有这些都需要“名校”的优质资源输出,但一所“名校”即使自身资源非常丰富,总是有限度的。即使如人大附中这样的优质学校,在无限的输出之后,也会后继无力。所以,当合上海淀区的教育账本,“名校输出”+“内涵发展”这样“两条腿走路”的理念便成为海淀区促进地区教育资源均衡的好方法。

陆云泉介绍,一方面,对于特别薄弱的,在提升方面确实存在困难的学校,海淀区让名校、大校、优质校来帮助、承办。另一方面,对于基础还不错,校长有一定期望,教师队伍也不错的学校,海淀区通过学校联盟的方式,进行整体提升。通过在学区间内部的开放和交流,在区域内部开放课程让学生共享,未来还会将这些资源做到全区共享。

让校长从“职务”变成“职业” 让学校安心办学潜心育人

“十二五”,海淀区的教育普及水平更加领先,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设施设备更加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更加协调。在“十三五”期间,海淀区如何发力?一言以蔽之,就是“开放心态,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在陆云泉这位海淀区教育的领路人眼中,海淀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拥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这也是多年来海淀教育取得成功的良好基础。而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需要的就是“完善提高行政的体制,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能够安安心心的办学。”

“海淀区的学校要保持海淀教育的特色。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可以多样化、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我们允许学校有差异”;“在评价方面,海淀区将进行评价制度的改变,将形成全面、综合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进行现代学校的制度建设,依法治校、依法办学。”通过陆云泉的描述,一幅海淀区“十三五”规划的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数学特级教师的背景,多年教学副校长、名校校长的经验,让陆云泉看待教育问题的眼光更加犀利,对于“校长”这个称谓也有更加明确的理解:“校长不是职务,而应该是一种专业、一种职业。”在他看来,“教育家办学”是一名校长应当坚持的。而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不应用一个方法、一个标准来办学。因为“优质教育就是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所谓‘优质’,首先必须是‘适合’的”。

从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到让更多孩子都能“上好学”,一直以来“教育公平”承载着民众的期盼。而在陆云泉看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是海淀区教育人的目标,“这个理念永远在路上,因为人民的满意度还在随着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