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记者调查]如何让“低温津贴”不再缺位?

2016-01-16 23:45:26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明天是农历腊月初八,进入三九后,多地气温持续走低,劳动者在低温环境里的劳动保障与防护问题近几天来成为社会与媒体关注的焦点。当“高温津贴”惠及越来越多劳动者的时候,在低温下坚持工作的劳动者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低温津贴”很少被用人单位和舆论提起,许多劳动者的低温保护状况就像北方的冬天一样“冷”。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是否到位?低温津贴有无发放?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低温津贴”:有章可循

在各类劳动保护的规章制度,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中提到了“低温津贴”。其中第十二条中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等。

既然“低温津贴”的发放有章可循,为什么这部分津贴却没有落实呢?根据人社部相关部门介绍,所谓的极寒地区津贴,本质上属于艰苦岗位津贴,由企业自主确定,国家并没有制订统一的政策。目前,国家层面对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主要进行政策指导和引导,鼓励企业工资分配向一线、艰苦岗位倾斜。另外,低温补贴难以落实,重要的原因在于对“低温”的标准不明确。

各地调查:“纸上的权利”

目前我国各省份在发放“低温津贴”方面出台的相关规定的确不尽相同。不过,从现实来看,低温津贴往往成了“纸上的权利”。

元月16日上午8点多,在安徽铜陵铜文化园广场附近,68岁的环卫工人刘大祖正在对道路进行保洁。此时室外寒风阵阵,老人也是包裹得严严实实。谈起低温津贴的话题,老人直言自己从来没享受过:“冷的时候把帽子放下来,跑就不冷。”

刘大祖老家在农村,干环卫工作三年多时间,属于物业公司聘用的临时工:“我们在这里工作搞惯了,习惯了。在外面跑不冷,好的很。”

在附近的一个项目建设工地,建筑工人王文军正在忙碌着。除了头上的安全帽和手上戴着的手套,王文军没有穿戴其他的劳保用品。对于低温津贴,王文军也是第一次听说。当被问及怎么防寒保暖时,他说:“自己买衣服啊,打工的还有什么办法。”

铜陵市某快递公司负责人任先生表示,快递员的收入里也没有“低温津贴”这一项:“没听说低温补贴,还是第一次听说,因为以前只有高温补贴。北方城市可能有,但是我们南方城市没听说过,南方这边温度不是很低吧主要是。”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部分户外劳动者还是能够享受到低温津贴的,但补贴金额并不高。铜官区某物业公司的环卫工人王俊表示每年都能领到200块钱,“别的东西没有了。”

53岁的宋爱平是河南省郑州市一名环卫工人,一大早,在清扫好自己责任区的一部分路段,稍作片刻休息的间歇,她表示冬天上班最遭罪,穿再厚的衣服,不到半个小时就冻透了。当记者问起当地环卫部门对在低温下工作的一线环卫工人的劳动保护情况时,宋爱平说:“棉袄、油米面,有时候还给100块钱。”

小宋是郑州某快递公司快递员,每天他都会骑着一台电动三轮车穿梭在市区的大街小巷。为了抵御寒风他特意给自己准备了护膝和帽子和手套,采访中小宋虽然不明白什么是“低温津贴”,但工资中每天都有6块钱的补助,就让他已经感到很温暖了:“每天都有,因为我们跑外勤嘛,比做内勤的要多六块钱的补贴。”

记者采访发现,国有企业职工的低温补贴发放情况较好,但对于非公企业职工及临时工来说,冬天能发件大衣、棉裤就算是不错了。

在东北最冷的三九天里,吉林的环卫工人李大姐依旧是早上五点半就出门保洁。里三层外三层的穿戴让李大姐“胖”了不少,可零下20多度的气温还是让她的脸上不一会而就挂满了白霜。当被问及有没有寒冬防护或津贴的时候,李大姐提及了近几年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人这方面问题的关注,比如今年有爱心人士给他们捐赠了手套、大棉袄还有鞋:“现在环卫处又给我们供应早餐,我们早上起来扫完道就去吃早餐,特别热乎。照比头几年走道的也好,还是门市房也好,对环卫工人不是说像以前拿异样眼光看你。”

关于低温补贴,李大姐表示目前并没有领过,但是在她看来,环卫处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相信各项补贴也会不断完善的,制度的完善同时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李大姐说,环卫处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十二月份又给我们涨工资,一人涨一百吧环卫处也得不少钱,都挺理解的。”

爱心的汇聚、工资的提高,这个冬天,李大姐和环卫工人们感觉挺知足的,工作的干劲也更足了,她们相信不断完善的制度,一定会让环卫工人的冬天更好过。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