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打工旅行”成大学生度假新模式

2016-01-16 09:55:32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月16日消息(记者娄书铭 佟亚涛 实习记者郝雨苏)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西藏拉萨、海南三亚、云南大理和丽江,去这些地方来一场 “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很惬意的事情。寒假到了,选择打工旅行的大学生多了起来。好多大学生以前旅游花的都是爹妈钱,现在却有很多人选择“打工旅行”,也就是“我做义工出劳力,你做店家包吃住”。这种“打工旅行”靠谱吗?商业化了的“义工”会不会变了“味道”?

“义工旅行”≠“打工旅行”

穷游,没什么不好,但是对于背包客和大学生来说,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如果不想靠家里,那么大学生还真是穷,既没钱,没经验,也没胆量,所以,“打工旅行”成了眼下大学生中最新推崇的一门度假模式。

这个寒假,大三学生阿轩成了“打工旅行”一族中的新成员,现在他正在云南大理一家小客栈中,帮着老板搞装潢,包吃包住,可能还给钱。

阿轩:这几天就是和师傅们做一些装修事情,但是每一家要求应该也不一样。比如一些青旅,来来往往的人有很多,就可能需要一个陪客人聊天的人。他是包吃包住的。

记者:除了免食宿以外,他还会给你额外发钱么?

阿轩:这个要看老板的喜好,大多数是没有。有的在招的时候就会给你说明,比如:来回路费可能会给报。这种体验也不需要太多,因为你要去一个地方旅游,不可能一待一个月,他这个时间有点长的。

其实,像阿轩一样想参与“打工旅行”的大学生有很多,比如安徽大四学生汪愫就跟同学筹划了很久,也试着通过第三方平台联系了几家青年旅社,可惜简历没通过,“打工旅行”的愿望没实现,最重要的还是勇气不足。

商家:免费“打工族”不一定人人都想要

在豆瓣网、微博、微信等平台,招募“打工族”的项目比比皆是,青年旅舍、咖啡馆、画廊等只要通过面试,就可以获得一份短暂工作,而且往往是以“义工”之名。

记者尝试联系了云南昆明、大理、丽江几家青年旅社或客栈,多数人都知道“打工旅行”大学生,但是可惜要么不招,要么就是这个假期招满了。比如,云南大理双廊海云台小镇客栈长年都在招“义工”,工作也不繁重,只是没有钱。

客服:义工,寒假的话现在我们已经招满了,不好意思。暑假的话,因为现在时间还早,还没定,你以先加一下微信。义工可能要帮前台弄饭,收拾一下大厅,帮着打扫清洁的阿姐打扫一下就行。包吃包住的。

记者:没有额外的报酬了是吧?

客栈:没有。义工就是这个定义的。

不过,记者发现,即使不提供报酬,一些民宿老板依然对“义工”不感冒。

民宿:像我们家里多数都是当地的一些青旅之类的,我们一般很不兴找学生,嫌麻烦,刚刚教会人家就走了。

同是“打工旅行” 国内外大不同

其实,“打工旅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美等地早已盛行。“国际义工”平台客服人员透露,很多国外商家已将触角伸到了中国大学生国际游市场。

那么,已经起步的中国版“打工旅游”会不会被平台商业化?市场自由发展下,监管又该不该介入?对此,知名企业管理和投融资咨询专家况杰判断,应当介入。

况杰:打工旅行现在就有商业化。因为这些是没有经过检验的,也不是口碑很好或者是经过有关部门认证的,这里面或许会出现一些假借这个目的违法或者诈骗的行为。如果说是一个中介服务的话,本身他就需要一个监管。另外,我们应该鼓励一些旅行社,包括一些社会团体,一些协会啊,或者一些类似共青团等等这样一些机构,把这个事情做得更正规,范围更大。这可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