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杭州一炒货店因广告语被罚20万 看海外如何监管

2016-01-15 13:50:23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央广网北京1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最具实力”、“最便宜”、“世界领先”、“王牌”,这类的修饰词在之前的广告中屡见不鲜,大家也似乎听麻木了。但是,从去年9月1号新的《广告法》实施开始,这类极限使用词禁止出现在广告语中。不过,仍然有产品打出广告称“最优秀”。

近日,位于杭州的方林富炒货店就因为招牌和包装袋上的“最”字而被罚20万元。这家炒货店的方老板成为因新《广告法》而被罚的实践者。一个小小的炒货店,一下子被罚20万,等于一年白忙活儿了。一线执法人员在执行时也左右为难。因此,市场监督管理局呼吁商家应重视新版《广告法》,自查自纠,及时进行修正和更改,依法经营。面对广告法的行业戒令,确实应当引起商家的重视。不过,所谓“最”这类的极限使用词以前经常出现在广告语中,人们口头上也说习惯了。不了解新《广告法》的小商家难免会犯一些惯性错误。

那么,其他国家在顶级词汇宣传广告用语层面给出的惩罚规定又是怎样的呢?国外在实施过程中又遇到过哪些问题呢?

先来看看英国。英国享誉世界的知名名牌不在少数,与名牌相伴的广告也层出不穷。而广告法的眼睛也一直盯着各类广告,如果有任何夸大和虚假的成分,不管牌子多牛,也可能会遭遇禁播处罚。

《全球华语广播网》英国观察员侯颖介绍,1955年英国商业电视台开始播放时,其广告就开始接受来自政府的法律监管。广告行业为了避免繁多而日趋严厉的法律约束,也开始逐渐寻求更利于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自律手段。当然,如果某一些广告不真实,夸大效果,或者是误导消费者,也会受到英国广告标准局的禁播。比如说早前英国广告监管机构就表示,对一家团购网站提出了警告,说如果不能证明其促销是真实的,就不要做宣传,不仅如此该机构也接到了来自消费者和企业的多起投诉。在对这家团购网站5个广告进行审核之后,发现还是大有问题。比如说这家团购网站经常在广告中称,能够拿到比正常优惠价格再优惠50%到90%。还有一则广告让消费者的理解是,如果买了玫瑰花,那么就能在他们合作的饭店吃到免费的餐食,但是事实却并不是如此。还有一个优惠火车票的广告中,团购网站声称可以提供分值的优惠,但是监管机构发现,他们团购项目中没有这些廉价火车票,纯属误导消费者。不仅如此,对于化妆品广告也有非常大的问题,某知名品牌邀请了明星来为其做广告,家庭主妇看到了广告效果后,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为什么40多岁的女性有如此完美无瑕的肌肤,莫非这两款主打粉底真的有神奇功效?但是此品牌很快承认,对两位美女的照片进行了深度PS,因此英国广告标准局随即就禁播了这两条广告。其负责人表示,这种过分修饰就是为了让已经很美的模特们看起来更加的完美,这样会误导消费者,是不允许的,所以这两支广告都必须被禁播。

再来看看俄罗斯。正在俄罗斯留学的张舜衡每天能看到风格独特的俄罗斯广告,他表示,俄罗斯虽然对广告语中的极限使用词并没有具体的法律限制,但却很少有人会用这么直接露骨的词语。除非你想替竞争对手找出起诉自己的理由。俄罗斯广告法颁布于2006年,基本上每年都会进行小幅修订,俄罗斯联邦法垄断局负责广告审查,有权对不合法的广告给予警告和处罚。根据俄罗斯媒体联合会发布的数据,俄罗斯的广告支出较去年大幅度下跌了22%,各大广告公司为了吸引观众,广告词越来越直接入骨,稍不注意就会违反广告法的规定,各大商家也时刻盯紧竞争对手广告。关于广告词的举报诉讼也愈演愈烈,目前在俄罗斯,基本没有商家敢轻易用“最”之类的极限使用词,甚至连对“更”之类的比较词也心有余悸,因为如果被竞争对手举报后,会进入举证环节。广告主如果无法证明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最好的,或者比市场其他所有竞争对手更好或更便宜,将面临罚款和承担所有广告更换的损失。

俄罗斯一个被重罚的吸尘器广告词是“吸尘只用一个臂”,广告词不仅让客户误解价格的同时,利用俄语的双关语和语序排列还带有明显的色情性质。夸大宣传会受罚的同时,没有宣传具体内容也会受罚。花旗银行一则已经包含了存款时间和最低还款额规定的广告,因为没有提供账户具体比例和维护费的信息,而被罚款10万卢布,约1人民币。俄罗斯对广告词里的一些双关语使用处罚起来也相当严重。一个牙签的广告词“放入口中”,因为有情色含义而遭到处罚,一个手机店的广告词是撕开价格,但俄语撕字有另一层猥琐的含义,被处罚20万卢布。如果广告词引入《圣经》或《古兰经》,也会成为重点审核的对象。除此之外,挑战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广告词也会被俄罗斯重罚,一家地产中介商看出广告词,以前给情人买房不方便,现在很方便,结果被罚款11万卢布。根据广告法第6节第5页的规定,完善的保障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和生活环境。

最后来看看澳大利亚。据澳大利亚华人胡方介绍,澳大利亚的广告词中允许用极限类词语,只要是经过论证,有依据,而不是信口开河。例如最高,最大,最多等词语并没有被禁止,这一类包含极限用词的广告被称为比较式广告的一种。所谓的比较式广告,一类是和某种特定品牌进行比较,比如说A品牌和B品牌的牛奶在广告当中进行比较。A品牌在广告当中宣称,比B品牌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还有一种就是和全行业进行比较,这样打出来的广告,例如全澳大利亚最大的二手车交易平台,或者是全悉尼最高的楼盘这样的广告,不管是哪一种比较,只要与事实相符,有证据、有依据,那么就可以被许可,而不算违规。

允许用极限类词语不等于做允许夸大和虚假类广告。在澳大利亚,夸大或虚假类广告一旦被举报,一经查实,会遭到严厉处罚。今年很轰动的澳洲的著名连锁超市,因为在面包宣传当中,使用了新鲜出炉这样的字样。但是实际的操作当中,这个超市是从欧洲进口的半成品面包,然后在澳大利亚烤制出炉。这和人们传统概念当中的真正的新鲜出炉有出入,因此被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告以虚假广告指控。最终被判罚了250万澳比约合1200多万人民币。此外一些国际电子产品的巨头和国际运动产品的巨头,这几年一直在澳大利亚因为发布了虚假广告而被罚。实际上在澳大利亚人们并不是特别关心一些广告当中的极限用语,而且法律也并没有禁止这种宣传方式。相反对于一些和事实有出入真正的虚假广告,澳大利亚人很喜欢较真。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