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考研失败怪父母没本事:你们又穷又难看
2016-01-14 17:22:34 来源:中国青年网
都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名校大学毕业考研失败的乖乖女,却迁怒于父母:认为是父母没本事送她出国留学,才导致她的困境;家境殷实的她,本有机会留在国外发展,因父亲不同意她闯世界,她只好回到南宁发展,因为勤奋、肯干,她深得上司的赏识……她们两个都是学习优秀的女孩,在人生的道路上,同样面临着各种选择,而她们不同的人生态度,结局也截然不同。
连日来,本报推出的亲子系列报道,讲述了不同家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种种困惑。很多父母感慨,自己是如此爱儿女,可儿女偏偏不领情,越来越不懂事。而儿女们则埋怨,父母插手,让他们的生活一团糟。
透过这些故事,情感教育专家说,不是孩子不肯长大,是父母将孩子呵护在羽翼之下,不希望孩子离开。25岁之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好为零。
故事一
平凡父母全力供女儿读名校
女儿考研失败怪父母没本事
倾诉人:阿霞 55岁 退休工人
倾诉时间:2016年1月9日
新 年了,别人都开开心心的,我这心里憋闷得很,又不敢和别人说。女儿小红生气时,总会说“你们这样的父母怎么会生出我这么优秀的女儿?你看你们两个又穷,长 得又难看,根本不配拥有我这样的女儿”,小红说这些话时,我们夫妻俩真的感觉很伤心,可内心深处又感觉有些对不起她,所以也任由她发脾气。
我和丈夫都是普通工人,单位不景气,两人早早就退休了。现在我每个月也就1000多元的退休金,小红的爸爸稍高点。我们这样的收入,确实不能给小红想要的生活。
我们夫妻俩都很普通,丢在人群里根本就没人会注意。而我们的女儿小红就不同,从小就很出众。或许是她接了我和爱人的优点,反正她一点也不像我,也不像爸爸,皮肤白皙、眼睛又黑又亮,长得像个洋娃娃。
除了长相比较出众,她一直都很听话,而且上进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到大,小红基本是被我们夸大的。小红自己读书也很努力,小学考上好初中,初中又考上了南宁三中。我们两口子都没啥文化,也不懂如何辅导她,学习全凭她自己。
高考时,小红的成绩超出一本分数线不少,很多重点院校她可以随便挑,但最后阴差阳错学了日语。
大 学的4年时光里,小红过得不太开心,因为她并不喜欢日语。加上同宿舍的女生家庭条件优越,个个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大学毕业时,同宿舍的6个女孩,只剩小红 一人留在了国内,其他5个女生全部出国,这样小红内心极度失落。好在小红一心考研,第一年没考上。大学毕业后,小红回到家继续复习,专心考研。
心情好的时候,小红会很开心给我们做她的拿手菜。还会搂着我说,感谢父母给了她那么多。可更多时候,她比较烦躁。烦躁时,她就会责怪我们,当初高考选学校时,我们没给她好的建议,这导致她过得不开心。
更 让我们生气又伤心的是,一次她居然说,我们这么平凡,怎么会生出她这么优秀的女儿。她所有的一切,都是她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她这么说,我们也哑口无言, 读书时,我们夫妻俩确实没能力辅导她,唯一能给她的,就是尽自己能力供她读书。而如果她想出国,我们的经济条件又不允许。内心深处,我们真的感觉有些对不 起她。
去年底考研结束后,她又说,感觉自己还是考不上。就算考上了,也不想去读了,因为日语不是她喜欢的专业。既然不喜欢,又何必再去痛苦煎熬几年。她要离开南宁,去大城市找工作,那里才有她的一片天空。
现在她天天晚上上网玩电脑,早上又蒙头大睡,我们和她就像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有时,很想和亲友商量下,说出去,又怕别人议论,对小红不好。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故事二
海归女为父回南宁发展
积极工作很快成团队领头人
倾诉人:阿静 52岁 公务员
倾诉时间:2016年1月10日
“明明有能力让女儿在国外发展,却为了自己的私心,非要把女儿‘绑’在自己身边,她爸爸真的很自私。”我一直认为,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孩子长大了,就该让她能飞多高飞多高。
我 和丈夫都是公务员,家里虽然谈不上富裕,但我们夫妻俩工作非常努力,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比较优秀,是部门负责人。女儿小君在我们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就很独 立,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衷公益活动。读大学时,小君直接选择了澳大利亚的一所大学。因为小君的爷爷奶奶和叔叔一家都有澳大利亚的绿卡,小君去澳大利亚 读书,身边会有亲人照顾,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孤单。
虽然有亲人照顾,在澳大利亚读书期间,小君经常趁着假期打短工,以减轻我们夫妻俩的负担。4年前大学毕业,小君想继续读研,可小君的爷爷奶奶却因为不喜欢国外的生活,非要回国。而小君的爸爸害怕小君读研后会选择留在澳大利亚发展,便坚决不同意小君读研。
我非常支持小君在澳大利亚读研,因为小君学的是金融专业,她回到国内,一样要靠自己努力。在我看来,既然在国内和国外都要靠自己奋斗,那不如选择在国外奋斗,舞台更广阔。
因为小君的前途,一时间,我们家到处弥漫着“硝烟”,我和丈夫经常争吵,甚至到了想要离婚的地步。听说父母为此吵闹不休,小君还是顾及爸爸的感受,选择了回国,回到南宁发展。
小 君的履历比较优秀,顺利进入南宁一家银行工作。内心虽有些许不乐意,可既然选择了,小君便很努力,绝不会消极应对。工作忙碌,小君经常会加班,对此小君也 毫无怨言。正应验了那句老话“你有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回报”,小君的努力很快见到效果,如今小君已经是项目负责人,成为团队的领头人。上司对小君也非常 欣赏,重要的项目会放心交给小君来操作。
小君的发展虽好,可我内心深处还是期望小君能圆了自己的梦想,去澳大利亚继续深造、发展。
看了你们的报道,我真的感觉,现在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从精神上、经济上控制孩子。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独立的人格。父母能做的,是帮助他们独立,而不该把他们“绑在”自己的身边,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专家点评
家长要学会让孩子自己飞
点评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355青少年咨询台特约顾问李耕岩
李耕岩认为,从本报此次系列报道的故事看,这些故事中的孩子,似乎都不成熟。可这种不成熟,父母要负责。
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模式,应该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给予呵护。孩子越来越大时,父母的影响力就该越来越小。到孩子25岁左右,父母对孩子的作用应该几乎为零,这样才健康。
现实是,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爱变了味,想把孩子变成自己希望的那样,让孩子永远弱小。对已经长大的孩子,一方面,父母总是不自觉做出呵护的行为;一方面又责怪孩子不成熟。
李耕岩说,一些孩子到了二三十岁了,还不会洗衣、做家务。实际上是父母过度呵护把孩子害了,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这是用软刀子伤害了孩子,甚至看不到伤口。一些极端的父母,恨不得能替孩子过完这一生。
现实中,随着孩子的长大“反叛”,一些家长也发现了问题,为孩子长不大着急。可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出现偏差,采取更加多呵护孩子的方式,希望孩子快点长大。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想成熟非常缓慢,往往是事与愿违、南辕北辙。
李耕岩认为,孩子成年后,必须要独立承担自己的责任。作为父母,应该是教会孩子在不同阶段负起自己的责任,促进他独立。父母要学会放手,从精神上给孩子“断奶”,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风雨。别再让自己已经成年的孩子,心理年龄还停留在七八岁或十几岁。
记者手记
别把孩子当私有财产
在本报推出亲子关系系列报道的这段时间里,记者看到了太多母亲的眼泪,在她们哀伤和无助中,记者也看到母亲对孩子殷殷的爱意。很多母亲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因为自己经历过太多,不能看着孩子走弯路。
作家龙应台在随笔集《目送》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此中道出了父母和子女关系的实质。
很多父母自觉不自觉的,总把子女当成自己的私有物。总认为,他们有权干涉,甚至决定孩子的未来。但是他们不曾注意到,孩子其实是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而他们也终有一天将离我们远去……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09)前5月业绩很难看 房企迎中考6月压力山大
- (2015-08-07)嫌父亲没本事住好房子 初三男生喝硫酸又割喉
- (2015-06-12)维吾尔族妇女收养汉族弃婴16载 欲寻孩子亲生父母
- (2015-06-26)1岁男童被诊出怀孕 吓坏亲生父母
- (2015-07-21)荷兰夫妇再次带养女到中国找其亲生父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