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换种方式批改作业,如何?

2016-01-11 09:35:01 来源:人民网

评论

原标题:换种方式批改作业,如何?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多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处理学生作业,也就是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全部学生的作业。似乎唯有教师亲自批改作业,才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获取教学信息,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然而,这一延续几十年不变的作业批改方式科学吗?能改一改吗?

“全批全改”弊端何在

“全批全改”是一种低效、机械、重复性劳动,是造成教师压力和负担过重的重要因素。按现行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每位教师教两个平行班,按每班50人计算,批改每份作业需要1.5分钟,教师每天用于批改学生作业的时间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左右,加上授课两课时、备课两小时以及管理班级和完成学校临时安排的工作,教师每天工作远超8小时。他们经常不得不把在学校里无法做完的工作带回家干。许多老师也想多读一些书,多搞一点研究,多写一点文章,但繁杂的工作几乎填满了所有的时间。实际上,大部分中小学教师都在超负荷工作。

当教师的负担重到他们没有或很少有时间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时,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心里没底,工作焦虑度相应上升,于是,通过让学生做大量作业以保证起码的教育水准便成了很多教师的选择。学生负担过重与教师负担过重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关系。

换个角度看,“全批全改”方式也不科学。教师批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实际上是越俎代庖,减少了学生通过自己检查和纠正错误而得以发展的机会。教师全批全改,还会导致部分学生养成依赖思想,认为检查和批改是教师的事,不愿动脑思考。

何为“零作业批改”

早在2007年5月,华东师大熊川武教授在一篇论文中就首次明确提出“零作业批改”的概念,为作业批改方式的变革指引了方向。

所谓“零作业批改”,就是教师把作业批阅权归还学生,把自己用于批阅作业的时间转移到研究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个别指导上。

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为作业批改方式的创新带来了契机。依据“零作业批改”的理念,一种全新的作业批改方式应运而生。

互联网条件下“零作业批改”实施环节是怎样的呢?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像往常一样布置作业,同时也通过手机发布作业及参考答案。

学生完成作业之后,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打开移动应用,即可查看教师的参考答案,但系统要求学生先上传自己的作业照片,防止学生不经思考就查看答案,避免学生抄袭。学生根据教师的参考答案,使用蓝色笔批改自己的作业(我们称之为“蓝批”),对于错误的,重新思考,并及时订正,不让错误的印象“过夜”。

根据需要,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订正好的作业再次上传,教师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对学生完成的作业给予评价。评价按1至5分设计为等第制,学生作业获得的评分可以累积,因而对学生平时学习具有长效激励作用。

第二天教师将所有作业收齐,查阅其中典型的错误问题,选择合适的时机加以讲评。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自我批改的,教师进行补批。

“零作业批改”的优势

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施“零作业批改”,最大的优势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对现有日常教学工作流程变动影响最小,操作方式简单、高效,易于大范围应用与推广。

“零作业批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首先,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在参照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互批或自批作业时,他们不得不努力发现问题、判断是非。长此以往,他们的相应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也得到提升。

其次,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提升教学质量。上海一些学校试行这样的作业批改模式,结果显示,运用互联网技术实施“零作业批改”后,教师批阅作业的时间(以教两个班级数学为例)减少了80~90%,也就是从之前的两个半小时压缩到20分钟左右,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零作业批改的实施,使教师从低效、繁重的作业批改负担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可能把大量时间用在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上,加强个别化指导;同时可加大作业的优化力度,使学生的负担得到减轻。

但是,采用互联网技术优化与变革作业处理流程,不能盲目、机械地加以运用。实施“零作业批改”,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引导,对学生自我批改作业给予必要的指导,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批改作业,学会判断,学会从作业中发现问题,从而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学习。其次,教师在减轻批改作业工作量的同时,要思考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减少重复和无效作业设计。另外,学校层面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不以精细批改作业来考核和评价教师;学校还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以免造成“老师偷懒”的误解,营造学生自主作业、自主学习的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