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专家解读国家最高科技奖为何再度“空缺”

2016-01-08 17:55:01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导读】国家最高科技奖11年后再度“空缺”。《央广财经评论》本时段关注:科技创新可以跟踪,更需原创。

央广网北京1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天上午,2015国家科技奖揭晓,被称作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再次空缺。该奖上次空缺是在2004年。截至2015年,共有25位科学家获该奖,其中包括袁隆平等公众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此外,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其实无论本着“宁缺毋滥”还是“多多益善”,这个奖项的设立都是希望国家能够更大限度地释放最高科技奖的激励作用。而这个作用也许需要时间去证明。

作为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该奖项设立15年来,仅有25人获此殊荣。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获奖者平均年龄为82.5岁。这个奖项再次“空缺”,引起了众多的疑问。科技创新可以跟踪,但作为一个大国,我们更需要原始性创新。为什么在提倡创新科技的时代,大奖却出现空缺?最高科技奖采取的是“推荐制”,如果没有人推荐,如果推荐人不知道某项成果,是不是会形成奖项空缺但是科技成果无人识的局面呢?为什么做为国家最高科技奖,在得奖的过程当中科技含量少,而人为因素却很多?评奖的程序本身是否需要创新?这都是我们今后要思考的问题。无论如何,做为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我们也希望它的每一次获奖都是货真价实,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在时间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关于国家最高科技奖11年后再“空缺”这个话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况杰进行了解读与评论。

经济之声: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荣誉非常巨大。是由国家主席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为500万元人民币。每年授予的人数不超过2名。评奖的条件有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也有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从以前获奖的情况看,确实名副其实。但是很多成果需要时间去验证,获奖者年龄偏大,这会不会拖延科技工作者获得荣誉?

况杰:应该不会,它既然叫最高科技奖就肯定是实践所验证过的科技成果才能获得此殊荣,所以时间比较长也属正常。我们看到很多获奖者的成果都是在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取得的,这个成果已经是在实践中造福于人类了,所以最高科技奖的这样一个条件限制是正常的。

经济之声:科技创新可以跟踪,但作为一个大国,我们更需要原始性创新。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加大原始性创新力度,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

况杰:实际上人类科技的进步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谓的原创其实和跟踪并不矛盾,只是我们在跟随的过程中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任何一个领域的科研实际上现在每一个国家都在做,我们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比如杂交水稻袁隆平是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包括我们的航天工程等都有我们巨大的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在其中。所以在跟随研究,包括与国外共同研究的同时加大我们的原创科研力度,这个路子是对的,但是也不要将其割裂开,应该是几条路同时进行。另外,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也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可能获得最高科技奖有所泄气,任何一个工作都是一步一步来的。

经济之声:为什么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的是推荐制?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制不同?

况杰:科技成果不是一个大众的奖项,因为一般的人不太了解科技成果的进展程度,所以作为最高科技奖,由专家和机构推荐是正常的。但对于一些相对比较冷门的科研成果,不会获得推荐也不太可能,因为推荐的人除了对自己对工作领域比较熟悉,对跟他相关的领域应该都是熟悉的,如果一项成果真正具有巨大的效益,我相信一定会被推荐。

经济之声:最高科技奖从14年的奖励情况来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都有涉及。但是近几年航天、物理学成为热点。这与近几年我国航天科技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关系?

况杰:我们的航天科技最近几年确实有突飞猛进的变化,所以这方面最近几年获奖者比较多。我们的最高科技奖不是叫最高科学奖,和别的奖项相比,特别是与国外同类的奖项相比,我们更看中的是应用方面,所以可以看到这几年应用的方面非常多,无论是医学的、农业的,包括这几年军工航天方面都非常多,这是反映我们国家科研侧重和科研成果的一个风向标。

经济之声: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给我们的国人一个很大的鼓舞,接下来您觉得通过这样他的得奖能够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今后我们在这种创新特别是原创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况杰:首先,学者要有耐心,科研成果一定是实践出来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次,屠呦呦的获奖给我们科技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信心,即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在前沿的科研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无论是从硬件条件还是软件上都有一定的突破。再者,我们可能还要在机制上进一步创新,特别是给基层的科研工作者更多机会去创新。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