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莫让污染转移搭上产业转移“顺风车”

2016-01-08 10:55:02 来源:央广网

评论

【导读】习近平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莫让污染转移搭上产业转移“顺风车”。

央广网北京1月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条长江蜿蜒流淌,勾勒出这样一幅浪漫的画面。时至今日,长江沿线生态状况如何?长江水还“能不能喝、好不好喝”?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调研。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他听取了有关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自古以来,长江经济带地区就素有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之称,这些美誉都受益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历史经济繁荣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可以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正得益于环境承载力的支撑。

然而一直以来,长江作为黄金水道,担负着重要的化工物流任务。资料显示,长江作为水源地,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长江干线港口危化品吞吐量已经达到1.7亿吨,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种类超过250种。这只是长江生态保护面临严峻形势的一方面。这些年,不少学者、官员都表达了对整个长江生态的担忧。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意味着要靠绿水青山产生效益,推动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特别是,决不能让污染转移搭上产业转移的“顺风车”。

关于这个话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作出了分析评论。

经济之声:长江经济带,涉及沿岸11个省市,人口和产值均超过全国40%;同时,长江流域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业规模最大、城市体系最为完整的流域。习近平强调,要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坚持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这三大城市群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抓紧解决沿江工业、港口岸线无序发展的问题。长江经济带面临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威胁?

常纪文:长江经济带目前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发布之后很多地方就借这个东风开展了一些新的规划包括产业调整,可能很多地方可能还是想发展一些有污染性的产业。因为长江涉及到11个省份,很容易造成生态破坏以及流域的水污染,而且协调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在这个指导意见实施的一年多之后,开这个会议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环境一旦被破坏,修复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总书记讲保护优先、不搞大开发是有他的道理的。

经济之声:从最新的变化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已经从过去强调“黄金水道”,到强调“绿色发展”。为什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常纪文:现在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并不排除黄金水道的发展机会。黄金水道要发挥交通走廊的作用,但是保护优先实际上与创新产业升级、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是不矛盾的,是相互促进的。现在讲的保护优先是不搞生态破坏、不搞环境污染的。

经济之声:对转型升级期的中国来说,“长江经济带”可以激活长江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潜力,有望成为撑起中国发展的脊梁。那么,不搞大开发了,这样的作用将如何显现?

常纪文:不搞大开发不等于不走工业化,我们要走清洁化、低碳、可循环、绿色的工业化的发展之路,不能像以前那样搞粗放型的大开发,那样的开发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型的。以后长江经济带可能会成立一个流域的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之上,是不是还可以发布一个产业目录的负面清单,这样就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一盘棋的统筹规划。

经济之声: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他提出“共抓大保护”,要求沿江各地一定是“区域协同发展”。协同,怎么实现?

常纪文:关于区域协同发展在指导意见中也讲了,比如公共交通方面,通过铁路网、公路网、水运航道等促进一体化,形成产业互补。更主要是现在面临的流域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必须形成一个整体的架构和基础,搞一个整体的环境影响评估、战略评估。在此基础之上,给各个地方希望发展的产业也进行一个预先的规划和评估。这样就可以起到一个战略协调的作用。

经济之声:对于流域内的污染,有没有问责的机制,以什么样的思路来问责,来找出问题的根源?

常纪文:关于污染有一个督察的机制,最近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进入了河北地区督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基于长江上中下游的环境污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可能也会进行督察。

经济之声:因为长江流域是一个非常长的沿线,怎么能够确定污染源出现的位置?

常纪文:一般是通过不同水段有考核的标准,有一个具体量化的指标来进行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可能就要约谈了。

经济之声:怎么样能够防止污染的产业转移搭上产业转移的顺风车?

常纪文:目前这个风险还是存在的,目前东部地区的一些污染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比较明显。要预防这种风险,第一个就是要建立产业的负面清单,第二个就是要追责,一旦发生了转移就要通过党政同责的原则进行追责。

经济之声:您觉得负面清单的建立是首先要着手的事情吗?

常纪文:这个负面清单中,包括一些危险化学品,包括一些落后的产业,就不应当进入长江经济带。现在关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包括建设污染性工厂都有明确的要求,关键是要把这些要求都贯彻好、实施好。在这个范围内的企业,能够整改的就整改,不能整改的肯定就是要搬迁,这样对于保护长江中下游的水环境安全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