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之声评论:最难熔断的是恐慌情绪
2016-01-08 08:15:01 来源:央广网
熔断机制亮相短短4天,竟然经历了4次熔断,股市整体财富缩水6.7万亿,投资者人均浮亏10万元,而机构统计,去年全年股民平均盈利不过两万元——说这是A股市场创出的吉尼斯纪录,恐怕并不过分。
推出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在市场暴涨暴跌之时给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避免股价出现极端变化。在已有涨跌停制度的情况下,理论上说算是加上了“双保险”, 市场运行理应更为稳定。
遗憾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成长期的A股市场,散户占据多数,投机氛围浓厚,崇尚追涨杀跌。熔断机制推出伊始,市场反应出乎意料。
究竟是熔断触发了恐慌,还是恐慌触发了熔断?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本意是给市场维稳的。不料市场反而陷入如此恐慌,实在很难找到确切的、合理的原因。或许,是恐慌本身导致了更多的恐慌。
熔断机制,最难熔断的正是恐慌情绪。经历了去年的两轮巨幅震荡之后,A股投资者犹如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强烈反应。
在本周一市场触发熔断停盘后,证监会发言人说:“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证监会“将根据熔断机制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这次证监会批准暂停实施熔断机制,既是“动态调整”的题中之义,也是及时纠错之举,值得点赞。维护市场稳定,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在市场运行失控时果断出手,这两者缺一不可,关键是找准平衡点。
“保险丝”被频繁熔断,更换保险丝只是“笨办法”,聪明一点的做法是看看谁在使用大功率电器,更聪明的做法是检查整个电路系统存在哪些问题节点,并及时整修。
面对“难以熔断的恐慌情绪”,光是呼吁投资者不要恐慌,远远不够。有股民说得好:要先搞清恐慌的原因,然后把它消除掉,恐慌自然会烟消云散。这就像河中有鳄鱼,你告诉过河的人别怕别怕,人家就真敢过吗?只有把鳄鱼捉了,人们才会放心过河。
暂停熔断机制,并不意味着股市里的“鳄鱼”已被捉到。熔断机制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金石。如果说股市的暴跌和熔断的暂停是又一次“试错”的话,它能否引导资本市场更走向成熟和规范?能否促进资本市场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这是A股市场参与各方都等待看到的结果。(经济之声评论员易建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5-23)二季度综艺混战:叫座是《跑男》 红的是郑爽!
- (2015-05-23)揭秘何炅演艺之路 “何老师”真的是老师
- (2015-05-29)贵阳数博会八论:植入的是理念 改变的是方式
- (2015-06-05)重庆各界人士缅怀大轰炸遇难者:战争中受害的是人
- (2015-06-06)网络欺凌造成的是真实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