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指尖共青团” 下班不下线

2016-01-07 19:00:06 来源:人民日报

评论

山东一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秀,但高考模拟考试没有考好,老师当众批评他,孩子自尊心受挫,停学在家,且不与人交流。束手无策的妈妈通过山东“青年之声”请求帮助,平台迅速联系心理服务联盟专家,进行一对一服务,经过多次交流后,孩子渐渐走出了阴影。

2015年“五四”前夕,团中央在全团开通互动社交平台“青年之声”。因为及时掌握青年需求,便捷提供精准服务,“青年之声”在青年中迅速赢得口碑,至今已发展为国内最大的青年专属互动网络社区,全国31个省份、333个地市级均已开设平台,3000多个基层单位启动试点。截至去年底,全国和地方平台累计阅读量突破13亿次,问题留言总计近90万条,其中回答问题近50万条。

打开团中央“青年之声”网页,五花八门的问题扑面而来,“哪些食物能提供最少热量,最强饱腹感?”“公务员做微商算不算违纪?”“总在朋友圈炫自己的生活,这种状态对吗?”……这一个个具体问题,都得到了个性化的精心回答。

据统计,“青年之声”平台日均提问量在3000条左右,更可贵的是,由于网络匿名性特征,这里汇聚了许多平时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的真心话。青年只要经过简单注册,就可以将自己关心的成长、生活、创业等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提交至平台,并通过有关渠道上传。以倾听呼声、了解诉求、维护权益为宗旨的“青年之声”,正成为亿万青年向团组织畅聊倾诉的专属空间,也成为广大青年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新渠道。

“青年上班,共青团上班;青年下班,共青团下班”,这个曾经的难题,如今有赖互联网技术进步得以解决。“青年之声”设置了13个网络入口,涵盖了当前青年网民95%以上的网络使用路径,青年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电话、手机报等多种渠道,都可以轻松找到组织,一个触手可及、永不下线的“指尖共青团”应运而生。同时,“青年之声”采用的云平台系统,兼具用户中心、问答体系、移动接入功能,青年网民通过多账号登录、多方式提问、多功能查询、邀请专家回答等途径,玩转“青年之声”。

要为青年提供足够优质的线上服务,还必须充分链接线下资源。通过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资源优势,“青年之声”创设了“线下服务联盟”这一独特机制,盘活各类社会资源,形成了成长服务联盟、创业服务联盟、心理服务联盟等十大线下服务体系,资源与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

一个好的举措能够起到牵引全局的效果,通过“青年之声”,共青团不仅探索了新的工作网络和工作格局,还起到了倒逼作风改进的作用。“青年之声”打破了层级化、见物不见人的信息传递链条,使团的领导机关能够走出“高墙大院”“文山会海”,走进青年,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青年的困难。

互联网的普惠性,还让“青年之声”平台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长期以来,群团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把相当比例的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在联系较多、“上镜率”较高的精英群体身上。而“青年之声”是面向所有青年平等开放的空间,从根本上破除团组织联系青年高端化、精英化、圈子化、小众化等弊端,畅通了普通青年直接联系各级团组织乃至团中央的“直通车”,使各级团组织打捞出大量“沉默的声音”和“潜伏的情绪”,原汁原味更多、解决问题更准。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