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负增长蔓延 山西七成县级财收负增长
2015-12-19 09:31:26 来源:央广网综合
财税改革作为推进全面改革的重要抓手,被寄予厚望。但实地调研显示,财税改革落地效果有待提升,层层下达税收指令,并以此作为税务官员重要考核指标的现象仍在;基层财政很脆弱,自有可支配财力不够,推出一些需要财政支付成本的改革,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使得财政愈发捉襟见肘。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五六个省份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财政形势严峻。
政府收入增速下降,在整个国民分配体系中比重下降,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说绝对是件好事。但短期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后续地方“稳增长”仍要依赖财政投入,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的陡降,也容易酝酿风险事件。
从8月份开始,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和副所长苏明、王朝才、白景明带队,分别到东、中、西部几个典型省份和东北地区调研。12月17日,财科所在北京发布了调研的部分成果,地方财政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得以呈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部分数据比较惊人。比如山西2014年约有一半县级政府财政负增长,2015年这一范围扩大到72%。2015年上半年,已经有两县出现欠发工资的现象。东北三省今年财政也是大幅负增长,在上级财政支持下,当前虽未出现大面积拖欠工资问题,但形势严峻。
在全国债务风险可控背景下,部分地区债务规模膨胀很快。有些基层政府,2014年底债务余额约为2011年底的六倍,即三年时间增长了五倍。经过几轮债务甄别,有些地方调研结果显示,审计核定的数额并没有覆盖全部债务,2015年充分考虑的3.2万亿置换债券额度还不够用。后续,置换债券和新增债券的额度都有望进一步增加。
财税改革作为推进全面改革的重要抓手,被寄予厚望。但实地调研显示,财税改革落地效果有待提升,层层下达税收指令,并以此作为税务官员重要考核指标的现象仍在;基层财政很脆弱,自有可支配财力不够,推出一些需要财政支付成本的改革,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使得财政愈发捉襟见肘。
财政收入形势一片大好时,地方缺少改革的动力;财力有限的背景下,要求财政支出更有效率。财政短收、刚性支出压力大、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纠结在一起,都要求财税改革有更切实的动作。
此外,公共投资、公共服务供应、产业调整等,财政难以独撑局面,将更多利用PPP或产业基金模式,民间资本的机会将增加。
资源省份“保工资”
不同的产业结构布局、经济财政稳定性、政府治理能力等,使得不同地区在财政收入上反应不一。
部分东部发达省份,产业转型取得一定成果,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经济财政形势转好。中西部省份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明显。而一些资源省份,则陷在低增长、负增长的泥潭中。
如贵州,2011-2015年上半年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44.8%、31.2%、19%、13.3%、5.3%。综观几年数据,曾经收入高歌猛进的贵州,增速回落明显。
相对平稳的省份,如河南。2011-2015年7月份同期,河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24.6%、18.5%、18.4%、13.4%、8.4%,增速在不断下行。
而典型的资源省份,如山西,更早受到经济的冲击。2011-2015年上半年,山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25.14%、24.97%、12.22%、7%、-7.8%。
山西基层政府财税收入下滑情况更为严重。2014年,山西省119个县(市、区)中,有57个县级政府(占比约为48%)公共财政收入为负增长,其中18个县下降幅度达到20%以上。今年上半年,山西省9个市、86个县(占比达72%)财政负增长,50个县收入降幅达到20%以上。
财科所调研报告显示,这119个县政府中,古交市和大同新荣区欠发当年工资。古交市欠发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5、6两个月工资,欠发金额7000万元;大同新荣区欠发在职及离退休人员6月份工资,欠发金额1800万元。山西其余县政府虽按时足额下发工资,但往往多依靠专项款。
报告指出,财政收入持续下降,财力紧张是两县欠发工资的主要原因。全年来看,后半年县级财政支出压力将更大,保障县级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任务更加艰巨。
山西省财政厅厅长武涛在年中预算执行报告中指出,山西财政收入收入降幅深、范围广为近年来所罕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难度进一步加大。
东北三省也未能幸免。调研报告指出,在上级财政支持下,调研的辽宁、黑龙江虽未出现大面积拖欠工资问题,但形势严峻。长此以往,个别县、乡拖欠工资问题将不可避免。
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销售回款难,部分资金链断裂,欠税不断发生。如,山西省上半年,地税欠税余额为53亿元,其中新增欠税约15亿元。
重压下的基层财力
我国基层政府财力脆弱,并非新鲜话题。早在2005年,曾出现普遍的县级政府发不出工资的现象。近些年,中央、各省出台相关政策,较大程度改善了基层政府财力运转不开的局面。
这轮经济下行,基层政府仍是首当其冲。基层政府民生支出任务重、供养人员多、可灵活支配的资金有限,容易出现财政缺口。
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2015年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和财政专户资金,综合财力预算为49.2亿元。其中,工资性支出、机关经费和市级对镇街增资转移支付等支出预算为24.4亿元,占综合财力的49.6%;教育、社保、医疗、农林水、住房保障、公共安全等民生必保支出23.1亿元,占比47%;剩余财力仅有1.7亿元,这些资金要覆盖预备费、债务还本付息、其他项目安排等。
伴随一些改革政策出台,财政支出任务多集中在基层政府。如2014年,中央推行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改革,县级财政将进一步承压。
山西县级政府财政供养人口有117万,占全省的70%。调研报告初步预计,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调整及离退休费要增加66.8亿元,县级地方津补贴提标需增支50.6亿元,乡镇工作人员工作补贴增支10.2亿元——总计127.6亿元,缺口额预计为115亿元,占比90%。
此外,薪酬调整对被调研县级政府支出影响较大。根据2014年数据,广西全州县若上调工资预计增加支出5.4亿元,当年该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3.9亿元,上调工资的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甚至高达22.82%。
针对上级政府项目,基层政府要有配套资金投入,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压力。新预算法通过之后,为缓解基层政府“被动埋单”、财力紧张的局面,明确规定“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
调研发现,地方政府进行专项配套资金的现象仍不少。比如2014年桂林市各区县政府分担中央专项项目投入资金,在项目资金总额中,占比区间为9.61%-44.52%不等。
其中,全州县2014年配套中央项目的资金投入,占当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的11%,而该县可用财力中78.8%为人员经费支出。因为对中央项目配套资金的投入,影响了当地其他改革的财政投入。
财税改革打折扣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2014年6月份获得通过之后,财税改革动作在加快,如新预算法的通过、地方债券的置换和发行等。但财税改革期望达到的效果,在实践中也有诸多折扣。
比如,仍存在税收任务指标。新预算法中明确指出,应该依法征税,坚决不收过头税。若按照过去指标征税,往往会产生“顺周期”调控的效应:经济下行,往往会增加企业税费负担;经济繁荣,往往收税不足,进一步刺激经济。
调研报告指出,实际工作中,税务部门和地方政府仍每年初逐级下达征税任务指标,而且层层加码。不同于以往指令性指标,现在税收指标带有“指导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指导性”指标实际又带有指令性色彩。这项指标在税收政绩考核中的重要指标,有些地方实行一票否决制,连续2年完成不了,一把手会被免。
再比如,基层政府财力比较脆弱,部分原因在于“上级政府专项转移支付,不得要求下级政府配套”未得到有效贯彻。
基层政府财力脆弱、基层债务风险较高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财力和事权不匹配。基层自有财力不够,也使得其他改革难以推进,比如旨在改善地方政府“短期行为”,引入的中期财政规划,在地方往往难以落地。
报告指出,重大改革和政策的顶层设计在中央,地方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此外,地方财力很多来源于上级政府转移支付,也使得地方可支配的财力规模存不确定因素。调研县级政府,对上级财力的依赖程度不一。高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为6.19,即地方每花6.19元,来自当地的收入为1元;低者有1.51,即地方每花1.51元中,就有1元来自当地收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5-27)山西晋能集团原董事长涉嫌收受巨额贿赂被双开
- (2015-06-03)山西晋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中被逮捕
- (2015-06-26)山西晋能离石大土河低能值煤热电联产项目开工
- (2015-07-06)2015高尔夫海南公开赛山西站:两选手夺得总决赛资格
- (2015-07-14)山西天镇:无证楼盘被“假处罚” 民工泣要160万欠款